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渡镇

南渡镇

①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南渡镇。清光绪重刊《溧阳县志》 卷2: 南渡镇在 “县西三十六里,东坝孔道”。

②即今广西岑溪县西南四十里南渡镇。明置巡司于此。


(1)在江苏省溧阳市中西部、溧宜河两岸。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渡,人口1.3万。溧宜河古名濑水,有渡口称濑渡。聚落以渡口为名,后谐音为南渡。1949年为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镇。1999年强埠镇和旧县、大溪二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及蚕茧、水产品等。有化工、建材、机械、纺织、轻工等厂。104国道、宁杭高速公路和溧高公路经此。境内古城村系晋平陵县治所在,古平陵邑土城遗迹尚存。中河边为伍子胥渡江、史贞义女投江处,曾立有李白的诗碑。(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南部、黄华河南岸。面积172平方千米。人口6.5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渡圩,人口 6800。旧驻有巡检司。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南义州于北岸,来往靠木船摆渡,故名。1950年为岑溪县一区,1958年称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南渡公社。1961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木薯、花生、大豆、甘薯、柑橙、龙眼、松树等。有发电、造纸、农机、陶器、轧钢、磷肥、竹艺等厂。为农贸集市。324国道经此。(3)在四川省中江县中北部。面积33.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渡口,人口 7900。昔为城南渡口,故名。2001年从南华镇置南渡镇。主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蔬菜。竹器编织具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周边农副产品集散地。唐巴、中遂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思毛

    即今云南思茅市。明代属车里宣慰司。《明史·云南土司传》: 天启间,缅攻车里,宣慰刀韫猛“遁至思毛地,缅追执之以去”。即此。

  • 白泖浦

    又名白茅浦、白茆浦。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宋史·河渠志七》:“乾道初,平江守臣沈度、两浙漕臣陈弥作言:‘疏浚昆山、常熟界白茆等十浦,约用三百万余工。其所开港浦,并通彻大海。’”元、明时屡经浚治,清康熙二

  • 佑清寺

    即今江西南昌市八一公园北门对面佑民寺。南朝梁天监年间建。《清一统志·南昌府》:佑清寺“在新建县治东。旧为上蓝禅院。唐马祖道一以梁葛鱏宅建。宋改能仁寺。明为永安寺。本朝顺治五年重建,改今名”。

  • 忠建都元帅府

    元改保顺州羁縻州置,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明洪武六年 (1373) 改为宣抚司。

  • 匼河遗址

    在今山西芮城县西黄河东岸匼河村附近。1960年在此发现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与原始石器同层有肿骨鹿、扁角鹿、三门马、德氏水牛、师氏剑齿象、披毛犀等化石,时代与陕西蓝田猿人相当,名之为 “匼河文化”。

  • 肆州

    ①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置,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二十里河拱村。后移治九原城 (今忻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市及代县、繁峙、宁武、原平、五台、静乐、定襄、阳曲、盂县等县地。北周移治广武县

  • 桃侯国

    西汉初元元年 (前48) 改桃县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新莽废。汉高祖封刘襄置,治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属信都国。后国除为桃县。初元元年(前48年),元帝又封广川缪王子良为桃炀侯,重置桃侯

  • 虖池河

    即滹沱河。在今山西、河北二省境内。《周礼·职方》: “正北曰并州,其川虖池。” 《汉书·地理志》 河间国乐城县: “虖池别水首受虖池河,东至东光入虖池河。” 即此。

  • 甲山

    ①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明弘治《句容县志》卷4:“甲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临泉乡, 宋景定间僧行昱爱其丛峰竞秀, 甲于左右诸山, 因名焉。”②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西南三十里。《水经·济水注》:萌水“出西南甲山

  • 洪椿坪

    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之洪椿坪。明胡世安 《登峨山道里记》: “右一水从九老洞,绕洪椿坪而来。” 民国 《重修峨眉山志》 卷4: “千佛庵即洪椿坪。伏牛山楚山和尚开建,德心大师重修。梵宇精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