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颍川郡
即 《魏书·地形志》 豫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
即 《魏书·地形志》 豫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
在今湖北郧县境。《新唐书·地理志》 郧乡县: “有精舍山。本独山,天宝中更名。”
1929年改猛烈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国《云南行政纪实》:“环境皆江, 因以名县。”1954年改设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旧县名。1929年以象明县和勐烈行政区合置,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宋州置,治所在宋城县 (今河南商丘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柘城、夏邑经北,睢县以东,山东曹县、单县以南,安徽砀山县以北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宋州。唐天宝、至德时改宋州为
三国吴置,治所在曲江县 (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峰下)。甘露元年 (265) 改置始兴郡。
①在今江西信丰县西。《寰宇记》卷108虔州信丰县:谷山“在县西二十里。《舆地志》云,其山下有石如人形,有池水生鱼鳖,山临谷水,因以为名。高一千五百丈,不通人行”。②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方舆纪要》卷3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明史·邵捷春传》崇祯十三年(1640),“捷春以大昌上、中、下马渡,水浅地平,难以持久,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
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145简州: 赖山,“ 《皇朝郡县志》 云: 去阳安五十里。刘讽自都官郎中致仕,年六十三隐焉。亦名赖憨山。宋欧阳修、司马光、宋祁、范镇皆有诗”。《方舆纪要》 卷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左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那腊苏台敖若斯东。
一名昭明湖。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区西南。《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太子湖“在汉阳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6汉阳府“太白湖”条下:“太子湖在府南十五里。相传以昭明太子得名。”
即凌江。今江西宜丰县南耶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