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博昌县

博昌县

①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二十里寨郝镇南。东汉属乐安国。南朝宋移于今寿光市北一里,属乐安郡。北齐废。

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乐安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二十里寨郝镇南。唐总章二年 (669) 移治今博兴县,属青州。五代唐避其祖李国昌之讳,改为博兴县。


古县名。西汉以博昌邑置,治今山东省博兴县南,属千乘郡。东汉以后属乐安国或乐安郡。南朝宋徙治今山东省寿光县北。北齐省。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乐安县复置,仍治今博兴县南,改属青州。唐总章二年(669年)徙治今博兴县,仍属青州。五代唐避其祖李国昌名讳,改名博兴县。


猜你喜欢

  • 不而县

    亦作不耐县。西汉置,属乐浪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安边(一说在江原道德源附近)。东汉初废为不耐城。古县名。又作不耐县。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置。治今朝鲜江原道安边郡。为乐浪郡东部都尉治

  • 通天山

    即今山西石楼县东南石楼山。《资治通鉴》: 东汉永和六年 (141),“使匈奴中郎将张耽、度辽将军马续率鲜卑到谷城,击乌桓于通天山,大破之”。胡三省注: “通天山,盖即土军县之石楼山,以其高绝,故曰通天

  • 庙川堡

    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北庙川乡。《方舆纪要》卷79上津县: 庙川堡 “在县西北百二十里,路达商、洛。山深径僻,盗贼出没处也。嘉靖八年置有官兵戍守”。明嘉靖八年(1529年)置,在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有公路通

  • 李村场

    即今四川沐川县西北武圣乡(民建乡)。清乾隆《屏山县志》卷1:“县西北三百里有李村场。”产铁,清乾隆间曾设炉开采。

  • 多罗满

    即哆啰满。今台湾省花莲县。《明史·琉球传》:“其地北自鸡笼,南至浪峤,可一千余里。东自多罗满,西至王城,可九百余里。”即今台湾省花莲县驻地。《明史·鸡笼传》:“东自多罗满,西至王城,可九百余里。”即此

  • 重锦镇

    北宋置,属奉国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老观镇。《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奉国县 “熙宁八年徙治重锦镇”。

  • 叶县

    ①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西晋属南阳国。东晋属南阳郡。南朝宋大明元年(457)废。北魏复置。东魏改属南安郡。北齐为襄州治。北周为南襄城郡治。隋属颍川郡。唐属汝州。金改属裕州。

  • 玉津泉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叠溪古城。《明一统志》卷73叠溪千户所:玉津泉“在所城外,以铁瓦石䰛缘坡接引,直抵城下,居民取汲甚利”。

  • 三里桥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三十二里。《方舆纪要》卷91崇德县:三里桥“在县(治今崇福镇)南三里。嘉靖三十五年,倭贼自湖州乌镇南犯杭州至此,官兵击之”。集镇名。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中部、新老淠河之间。三里桥街道

  • 白汉洛

    即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东北四十七里白汉洛。怒语“白汉”为较高,“洛”为凹地。因村处低凹处,故名。清光绪十四年(1888)于此建天主教堂,三十一年(1905)怒、藏各族群众举行反法国传教士斗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