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滩
即瞿巫滩。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瞿巫滩,即下瞿滩也,又谓之博望滩。” 《舆地纪胜》 卷182云安军: 博望滩 “在县西三里。《荆州记》 云: 张骞奉使西域于此覆舟,亦曰使君滩”。
即瞿巫滩。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瞿巫滩,即下瞿滩也,又谓之博望滩。” 《舆地纪胜》 卷182云安军: 博望滩 “在县西三里。《荆州记》 云: 张骞奉使西域于此覆舟,亦曰使君滩”。
元置,即今福建云霄县。
亦作麻埠镇。北宋置,属六安县。在今安徽金寨县东南。明于此置巡司。《清一统志·六安州》: 麻埠镇,“《州志》: 麻步镇,明初有巡司,万历二年改设把总,以防矿,今裁”。1956年因修建响洪甸水库,被水淹没
①隋开皇七年(587)改平州置,治所在当阳县(今湖北当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当阳、远安等市县地。九年(589)废。唐武德六年(623)改平州复置玉州,八年(625)废。②隋平陈后置,治所在今湖南汨罗市
即今河北丰润县北三十里左家坞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丰润县图:北有左家务镇。
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南。《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四年 (389),“秦主登留辎重于大界,自将轻骑万余攻安定羌密造堡,克之”。即此。今址不详,约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东南。东晋太元十四年(389年),前秦苻登攻
隋开皇三年(583)以避讳改中乡县置,属邓州。治所即今河南西峡县。大业初属淅阳郡。唐属邓州。金移治渚阳镇(即今河南内乡县)。清属南阳府。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西南部。属南阳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乌蒙路置,属云南布政司。十六年(1383)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384)改乌蒙军民府。治所在天梯(今云南昭通市西九里土城)。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及鲁甸、永善、大关、盐津等
即今广西钦州市西北三十里黄屋屯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62: 钦州西北有黄屋屯墟。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改左内史置。《汉书·百官表》 注:“冯,辅也。翊,佐也。”职掌相当于郡太守,辖区相当于一郡,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辖境相当今陕西渭
即元秃鲁兀、端州站。在今朝鲜咸镜南道端川西十三里旧城。明《辽东志》卷9: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秃鲁”站。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