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堂堡
即叶堂关。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叶塘乡。《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小河所:叶堂堡“在所东南十六里。《志》云:小河以东凡七堡,惟叶堂为要隘, 有官军屯戍。东通白马、毛公,西逼竹头、野猪、白草诸寨, 其西北六里曰峰崖堡”。
即叶堂关。在今四川平武县西北叶塘乡。《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小河所:叶堂堡“在所东南十六里。《志》云:小河以东凡七堡,惟叶堂为要隘, 有官军屯戍。东通白马、毛公,西逼竹头、野猪、白草诸寨, 其西北六里曰峰崖堡”。
在今陕西镇安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54镇安县:长陵山“以崖岫绵延而名”。
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二十八里。《韩非子》: “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台而望其国。” 《方舆纪要》 卷35乐安县: “少海,或曰即渤海,俗谓台曰桓公台。相传桓公曾会盟于此。”
亦名坡头墟。即今广东廉江市东南平坦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石城县:坡头墟在“县东南六十五里”。1922年改为平坦墟。
元置,属全州路。即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咸水乡。
亦作市利寨。在今安徽砀山县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市方寨“旧为河滨冲要,县主簿驻于此”。
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北清水铺镇。清乾隆《毕节县志》 卷1: 正东有清水铺。
在今江苏南京城内北京东路珍珠河上。始建于三国东吴。《明一统志》 卷6南京: 珍珠桥 “在洪武门大街”。1931年 “九 · 一八” 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在今广东紫金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3永安县: 琴江“在县东。有二源,皆出县东九十里之琴岭,分为南北,合而为神江 (琴江)。亦曰神冈水”。东北流为梅江。
唐乾元间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隆安县南。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宣化县。古县名。唐乾元后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南,属邕州。北宋作思龙,开宝五年(972年)废入如和县。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置西布特哈总管,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在伊倭齐(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后废。1915年于此置布西设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