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同蒲铁路

同蒲铁路

从今山西大同至永济市蒲州镇。全长约854公里。清宣统元年(1909)动工,先修太原至平遥段,1911年后时断时续。至1936年从太原到风陵渡的同蒲路南段建成;从1935年至1939年太原至大同段也建成通车。1938年原平以北改成经朔县(今朔州市)至平旺。次年将榆次至太谷段拆除,以正太铁路的榆谷支线代替。


分北同蒲、南同蒲两段:北同蒲自山西省大同至太原,全长347千米;晋中(榆次)以南为南同蒲,终点为河南省孟塬,长503千米。中间由石太铁路西端连接。1933年南、北两段同时施工。北段于1936年自太原修至阳方口,为窄轨,1939年修至大同附近平旺,全段改成标轨;南段于1935年底筑至风陵渡,初亦为窄轨,1956年改标轨,1970年潼关黄河大桥建成后改以河南孟塬为终点并和陇海铁路接轨。北同蒲于1982—1990年建复线和电气化工程。南同蒲榆次—修文段和修文—侯马段分别于1978—1979年和1981—1989年建成复线。连接山西省主要城市,与集二、太焦、焦柳等线连成全国南北交通大通道之一。


猜你喜欢

  • 感义县

    唐武德七年 (624) 改淳民县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北宋开宝三年(970) 废。古县名。唐武德七年(624年)以淳民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北,属藤州。北宋开宝三年(9

  • 杜村湖

    在今江苏泗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桃源县:杜村湖在“县东南三十里。又五里为大庆湖,黄河余流所汇也,水涨则南通淮河”。

  • 雷山设治局

    1944年由丹寨、台江两县析置,驻小丹江 (在今贵州雷山县东)。以境内雷公山为名。1949年升为雷山县,并移治丹江镇。1944年(1943年批准,1944年正式成立)由丹寨、台江两县柳江、清江河两流域

  • 千墩浦

    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四十里千灯浦。明嘉靖《昆山县志》卷3:千墩“相传其北三十里,地名木瓜,有墩九百九十有九,与此合为千墩,因名”。其下为千墩浦。淀山湖水由此入吴淞江。《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昆山县:千墩

  • 鄛水镇

    金置,属密县。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

  • 马步隘

    在今浙江遂昌县北二十里大马埠村南。明置马步巡司于此。清废。

  • 白石港水

    即今江西武宁县西南罗溪河。《清一统志·南昌府一》:白石港水“在武宁县西南四十里。源出小流山斜港,又修澧水源出大孤山,长田港源出牛皮洞,邓埠港源出杨港山,杨浦港源出严阳山,俱自县西南北流入修水”。

  • 兴安陵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二十四里。为南齐明帝陵。《元和志》卷25润州丹阳县:“明帝鸾兴安陵,在县口东北二十四里。”

  • 北光城郡

    南朝梁置,为光州治。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息县境)。北齐废。

  • 七星关后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属乌撒卫。治所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南七星关。永乐十二年(1414)改属毕节卫。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