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亭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晋熙郡。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北十八里吕亭镇。寻废。泰始二年(466)复置,南齐改为吕亭左县。
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治今安徽省桐城市东北。属晋熙郡。寻废。泰始二年(466年)复置,属庐江郡。南朝齐以后废。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晋熙郡。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北十八里吕亭镇。寻废。泰始二年(466)复置,南齐改为吕亭左县。
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治今安徽省桐城市东北。属晋熙郡。寻废。泰始二年(466年)复置,属庐江郡。南朝齐以后废。
西汉都城长安苑囿。故址不详。《三辅黄图》 卷4载: “思贤苑,孝文帝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客。苑中有堂室六所,客馆皆广庑高轩,屏风帏褥甚丽。”
在今云南澄江县北阳宗镇东。《清一统志·澂江府》: 黑柏城 “在河阳县 (今河阳镇) 东。一名输纳龙城,蛮所筑也”。
在今河北易县西。《水经·易水注》:“易水出西山宽中谷,东径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谭不从王莽之政,子兴生五子,并避时乱,隐居此山,故其旧居,世以为五大夫城。”
即古昭余祁泽。又名邬泽、蒿泽。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跨介休县界。《元和志》卷13介休县:邬城泊“在县东北二十六里。《周礼》‘并州之薮曰昭余祁’,即邬城泊也”。即“昭余祁”。
十六国前秦皇始二年 (352) 置,治所在长陵城 (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里怡魏村附近)。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迁治池阳县 (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属雍州。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及泾阳、礼泉县地。
在今山东郯城县西三里。《清一统志·沂州府一》:花园庄“今名郯子花园。乾隆二十六年建有行宫。高宗纯皇帝南巡江浙,驻跸于此”。
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加兹尼。《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哥疾宁”。即此。古城名。即今阿富汗加兹尼。元时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1945年置,属山东省。即今山东威海市。1948年改为威海市。1950年改威海县。1951年复改威海市。旧市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置威海卫行政办事处(县级)。1945年改置威海卫市(专区级)
在今云南蒙自县东九十里。《明一统志》卷86临安府: 羡裒山 “上多石笋,绝顶平地千顷,中有三池,水草四时不枯竭,最宜牧放”。
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南大通河北岸。《宋史·童贯传》:政和元年(1111),“将秦、晋锐师深入河、陇,薄于萧关古骨龙,谓可制夏人死命”。即此。《宋史·地理志》 震武军:“政和六年进筑古骨龙城,赐名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