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郡
十六国前秦皇始二年 (352) 置,治所在长陵城 (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里怡魏村附近)。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迁治池阳县 (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属雍州。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及泾阳、礼泉县地。北周建德中,移治石安县 (今咸阳市东北窑店镇北)。隋开皇三年 (583) 废。
十六国前秦苻坚置,治长陵城(今咸阳市东北高帝陵)。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移治池阳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咸阳市和泾阳县、礼泉县。属雍州。北周建德中移治石安县(今泾阳县)。隋开皇初废。
十六国前秦皇始二年 (352) 置,治所在长陵城 (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里怡魏村附近)。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迁治池阳县 (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属雍州。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及泾阳、礼泉县地。北周建德中,移治石安县 (今咸阳市东北窑店镇北)。隋开皇三年 (583) 废。
十六国前秦苻坚置,治长陵城(今咸阳市东北高帝陵)。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移治池阳县(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咸阳市和泾阳县、礼泉县。属雍州。北周建德中移治石安县(今泾阳县)。隋开皇初废。
北魏置,属修阳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峡县北。北周为析州治。隋开皇初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西峡县北。属淅阳郡。北周废。
即蒲台。在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东北二十里单寺乡西北。《方舆纪要》 卷31滨州: 秦台“高八丈,周二百余步。相传秦始皇东游筑此以望海。亦曰蒲台,以是时尝索蒲系马于台上也”。
即今内蒙古根河市北激流河。《清一统志·黑龙江》:“金河”条谓“尼约河”等“俱出西北兴安岭,西流入额尔古讷河”。
清置,在今广东遂溪县东三十里石门港西岸。
①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西善桥镇。滨临长江。南朝时为军事交通要地。《宋书·徐羡之传》:元嘉三年 (426),“羡之回还西州,乘内人问讯车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灶中自刭死”。《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县 “新
在今河北涿鹿县南。《清一统志 ·宣化府》: 美峪关 “在保安州 (今涿鹿县) 南六十里。西南通蔚州界。旧曰美峪所,本在保安卫西,明景泰二年移置于此”。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明景泰二年(1451年)徙美峪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在今云南大关县南部。
元置, 为盐场, 属泉州路晋江县。 在今福建晋江市东南七十里洲村。 明初废。
在今河南偃师市南。《寰宇记》 卷5河南府缑氏县: “钩鏁垒,在今县北七里。按 《宋书》 武帝西征,营军于柏谷坞西,即此垒也。有三垒相连如锁,故名。” 北周曾移缑氏县治此。
①一名黑水岭。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北六十五里,与沁水县交界处。《隋书·地理志》:绛郡翼城县有“乌岭山”。《旧唐书·石雄传》:唐会昌三年(843),“雄受代之翌日,越乌岭,破赋五寨,斩获千计”。皆此。②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