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四岩山

四岩山

①在今四川资中县城周围。由东、西、南、北四岩组成。《方舆胜览》卷63资州:东岩“距州城三里”;西岩“在城西六里”;南岩“去盘石县五里”;北岩“去郡城半里,等慈寺之东”。龙重山属于四岩山之列,故亦称四岩山。《方舆纪要》卷67资县:重龙山“一名四岩山。东岩在城东三里;西岩在城西六里, 皆奇胜。其北岩又有泉,曰君子泉”。

②指简州东、南、西、北四岩之合称。在今四川简阳市城四周。《舆地纪胜》卷145简州:东山“在大江之外,当州治之左”。南岩“在阳安县南孝廉坊旁,南山为报恩寺、光孝禅寺,前敞飞阁,尽览江山之胜”。北岩“在州之北,岩院后有岩洞”。《方舆纪要》卷67简州“石鼓山”条下:“州城四面有四岩山。东西两岩去城五里,南岩去城一里,北岩去城二里,为附郭之胜。”


猜你喜欢

  • 龙华冈道

    清建,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至临江市之道路。《清史稿·地理志》 长白府:“光绪三十四年新辟龙华冈道, 自临江新化街,史家蹚子以下入府西嘉鱼河,到梨沟镇达府治西,长约四百余里,以避江道之险焉。”

  • 龙逢城

    在今安徽潜山县北皖水北岸。《寰宇记》卷125舒州怀宁县“废皖城”作“逢龙城”。

  • 蒙抵黎岩山

    又名黎崖山。在今云南易门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14易门县: “蒙抵黎岩山在旧县治南五十里。高插云汉,下有平谷,宜畜牧,异马多产于此。《志》 云: 山一名马头山。又名黎崖。万历初,抚臣邹应龙斩马

  • 射的山

    即今安徽南陵县西北三十里笔架山。《寰宇记》 卷103南陵县: 射的山 “据古老相传,上有玉在石壁内,南面遥见有白处,曾有人取,上山后遇风雨不果。今遥望颇似射侯,故名射的山”。

  • 顾渚山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七里顾渚村。《茶经·八之出》: “湖州,生长城县顾渚山谷。” 李肇 《唐国史补》 卷下 “风俗贵茶” 条: “湖州有顾渚之紫笋。” 《寰宇记》 卷94长兴县: 顾渚 “昔吴王夫&

  • 旱禾镇

    即今江西泰和县西北禾市镇。《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泰和县:旱禾镇在“县西五十里。亦曰旱禾市。有巡司,元至正中置,明洪武十四年革。十五年复故”。

  • 隆安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高安县置,属爱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东南。大业初属九真郡。唐武德五年 (622) 为安州治。贞观元年 (627) 属爱州,先天元年 (712) 改为崇安县。②明嘉靖

  • 黄沙嶂

    ①在今广东梅州市东南。《清一统志 ·嘉应州》: 黄沙嶂 “在州东南十五里。其北面曰清凉山”。②在今广东兴宁市南。《方舆纪要》 卷103兴宁县: 黄沙嶂 “在县南三十里。高百余丈,周百里”。

  • 清水谷

    即鬼谷。在今陕西三原县西北。《寰宇记》卷31三原县: 清水谷 “一名鬼谷。昔苏、张师事鬼谷先生学,即此谷也”。

  • 南城

    ①又作南武城、武城。战国齐邑。在今山东平邑县南。《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齐威王二十四年 (前333),威王曰: “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 西汉置南成侯国。②河阳三城之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