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塔尔巴哈台 (臺)

塔尔巴哈台 (臺)

清新疆政区。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在伊克明阿特部游牧地置,驻雅尔 (今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州东南乌尔贾尔)。二十八年 (1763) 建城,称肇丰城,设参赞大臣管辖。三十年 (1765) 移参赞大臣驻楚呼楚(今新疆塔城市),三十二年 (1767) 筑城,称绥靖城。与伊犁、乌鲁木齐同为天山北路三大军政重镇,辖境东至乌伦古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至哈萨克斯坦乌斯季卡缅诺尔戈斯克之额尔齐斯河,南至阿亚古斯河、巴尔喀什湖北端及勒布什河。道光二十年(1840) 以后,沙皇俄国逐渐入侵,占领中国广大地区,同治九年 (1870) 通过不平等的 《塔尔巴哈台界约》,强迫清政府割让今塔城、阿勒泰以西边界以外的大片土地。


猜你喜欢

  • 泾河

    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3宝应县: 泾河在 “县北四十里。由山阳县界西接漕河,经县东四十里,又东入射阳湖”。渭河最大支流。跨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释名·释水》:“水直波曰泾。泾,径也

  • 秋瑾墓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泠桥畔。秋瑾 (1879—1907) 字璿卿,号竞雄。浙江山阴 (今绍兴) 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7年7月在绍兴轩亭口就义。遗体由同善局葬于卧龙山麓,后由其兄秋誉章秘密迁至严家

  • 东张

    一名东阳。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东张镇。《史记·曹相国世家》: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参“东攻魏将军孙遬军东张,大破之”。即此。《正义》引《括地志》:“张阳故城一名东张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四十里。”又称

  • 克尔素门

    亦作赫尔苏门。清置,为柳条边门之一。即今吉林梨树县东东辽河西岸赫尔苏门。《清一统志·吉林二》:克尔素边门“在吉林城西北四百里,东距伊屯边门一百八十四里”。

  • 石鼓源

    在今湖南祁阳县东南八十里湘江支流土背河源头石鼓源。1928年阳明县治所一度设此。1931年阳明县改称阳明特区,设行署于此。

  • 白石洞

    ①在今广西玉林市东三十里。《明一统志》卷84梧州府:白石山洞“在郁林州。周回七十里。即道书第二十一洞天”。②在今广西桂平市东南白石山。《资治通鉴》:隋开皇十七年(597),“桂州俚帅李光仕作乱,帝遣上

  • 水云关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清一统志·思南府》:水云关“在婺川县东十五里,县境又有虎踞关,皆置戍处”。

  • 存古阁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民国时,藏有古碑八十余种以魏碑最多,秦汉砖亦有数十万,并有岳武穆行书数方。

  • 勐 (猛) 烈

    ①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清代属元江州。傣语 “勐” 为坝子,“烈” 为河流,意即河边的平坝。②即今云南景谷县东南勐烈。《清一统志·普洱府》: 猛烈村 “在威远东八十里。《滇纪》: 威远之地,东

  • 边西道

    1913年由边北道改置,属四川省。治昌都县(今西藏昌都县)。辖境约当今西藏巴青、索县、比如、嘉黎、工布江达、林芝、墨脱以东(芒康县南盐井镇除外), 四川石渠、德格、白玉、德荣以西(巴塘县除外)地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