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
即今天津市东塘沽区,隔河与大沽相对。海道入京津者,皆由此登陆。清光绪 《天津府志》 卷23营田图: 天津县东南有塘沽。
即今天津市东塘沽区,隔河与大沽相对。海道入京津者,皆由此登陆。清光绪 《天津府志》 卷23营田图: 天津县东南有塘沽。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六十里甘都镇。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9:“乾隆三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以地势宽广,咫尺黄河,生番出没,议筑土城,周一百七十六丈,高二丈二尺,东西二门,次年工竣。”
在今甘肃成县城西南隅。《方舆胜览》 卷70同庆府: 裴公湖 “旧传乃裴冀公 (即裴守真) 牧蜀日所开,上有湖山堂”。
即今新疆西北部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之伊犁河。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阿里马城“又西有大河曰亦列,河之西有城曰虎司窝鲁朵”。
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十里。明 《徐霞客游记· 粤西游日记三》: “过穆窑,闻知犀牛洞在麒麟村……麒麟村人指犀牛洞在北山东峰之上,相去祗里许耳。” 《清一统志·南宁府》: 犀牛洞 “诸峰环立,洞最虚明,可列
在今陕西安康市东。《寰宇记》 卷141金州平利县: 唐武德间移平利县于 “黄羊水北”,即此。《清一统志 · 兴安府一》 引 《旧州志》,谓黄洋河 “在州东五里。源出平利县化龙山,北流入汉”。
一作炭浦。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范蠡曰,“吴封地百里于越,东至炭渎”。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相传春秋吴封地百里于越,东至炭渎,即此。
清置,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七角镇。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巴里坤:七个子井卡伦“距城三百二十里”。
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米兰古城。《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自蒲昌海南岸,西经七屯城,汉伊脩城也。”
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三国志·魏书·满宠传》:太和二年(228),曹休进军淮南,东吴“从无强口断夹石,要休还路”。
在今江西湖口县北二十五里。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湖口县: 茭石矶镇巡司 “其地有茭石矶,因名”。古镇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北。明时于此置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