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山
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六十里,西接旌德县界。为黄山余脉,雄据群峰西北。高耸特出,众峰环峙,宛若大山聚会,故名。《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大会山在“县西五十里。高耸特出群山之上,晴霁时陟其巅,可以远望太平、宣、池之境”。
在安徽省绩溪县西。黄山余脉。主峰高耸突出,海拔1259米。山顶尚存镌刻“大会天峰”四字的古碑。山间有“四脚鱼”、“四不像”等珍稀动物。相传唐诗人李白曾登游此山。
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六十里,西接旌德县界。为黄山余脉,雄据群峰西北。高耸特出,众峰环峙,宛若大山聚会,故名。《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大会山在“县西五十里。高耸特出群山之上,晴霁时陟其巅,可以远望太平、宣、池之境”。
在安徽省绩溪县西。黄山余脉。主峰高耸突出,海拔1259米。山顶尚存镌刻“大会天峰”四字的古碑。山间有“四脚鱼”、“四不像”等珍稀动物。相传唐诗人李白曾登游此山。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明置土巡司于此。
即今福建连城县西南新泉乡。1931—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新泉县治此。
亦作穆鲁乌苏河。蒙古语意为“冰河”。即长江上源通天河。在今青海西南部。《清一统志·西藏》:“金沙江,古名丽水, 一名神川,一名犁牛河,今番名木鲁乌苏,一名布赖楚河,又名巴楚河。”
①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东巴州置,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太平御览》 卷168引 《十道记》: “集州以东北有集水,因以为名。” 北周天和五年 (570) 移治难江县 (今四川南江县)。辖境相当
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赵庄乡。《清一统志·泽州府》: 赵庄堡 “在高平县北四十里”。
在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源于嘉义县东阿里山脉的水山西坡,西南流至台南县与台南市界,至青草仑西南入海。吴新荣 《台南县志》 卷1载: 曾文溪 “荷兰人写为Zant River,Zant即 Zand(砂),或
北宋置,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宋史·地理志》 延安府: 威羌砦 “地名白洛觜,元符元年进筑,赐名”。
明九边之一。治所在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市)。洪武五年(1372)于此置甘肃卫。二十五年(1392)罢。二十六年(1393)陕西行都司自庄浪徙置于此。其分守地自庄浪而北,又西迄嘉峪关,即甘肃西北边之长城。
即今甘肃定西县西北六十里称钩驿乡。清时置驿丞和递运所于此。
即今四川岷山。《寰宇记》卷78茂州汶山县岷山引《华阳国志》:“岷山一曰汶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