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拿溪
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拿口溪。《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邵武县:大拿溪在“府东八十里。源出建阳县界,东北(南)流,至拏口,亦曰拏口水。诸溪涧水皆流合焉……流入紫云溪”。
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拿口溪。《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邵武县:大拿溪在“府东八十里。源出建阳县界,东北(南)流,至拏口,亦曰拏口水。诸溪涧水皆流合焉……流入紫云溪”。
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清一统志·开封府二》: 瑞圣园 “在祥符县城(今开封市) 东北。初为北园,宋太平兴国二年,诏名含芳园,大中祥符三年改名”。本名北园。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亦作禄缘。在今广东新兴县南。《方舆纪要》卷101新兴县 “立将镇” 条内: “福缘巡司在县南三十里。洪武元年置,十五年废。”
亦名白达、缚达、报达、巴黑塔场、八吉打。即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元史·宪宗纪》:三年(1253),“夏六月,命诸王旭烈兀及兀良哈台等帅师征西域哈里发八哈塔等国”。
1912年改亳州置,属淮泗道。治所即今安徽亳州市。1928年直属安徽省。旧县名。1912年改亳州置,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区。1948—1950年县城曾设亳城市。1986年撤销亳县,改设亳州市。
即今湖南龙山县南一百五十二里之里耶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龙山县图:县南有里耶塘。“里耶”系土家语,意为“拖土”。相传古代以人力拖犁耕地,故名。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五里。《明一统志》 卷66靖州: 侍郎山 “宋侍郎程敦厚言事忤秦桧,谪居靖州,尝游此山,因名”。
元置,属酉阳州。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元史·泰定帝纪》:泰定三年(1326),“绍庆酉阳寨冉世昌及何惹洞蛮为寇”。在今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元置酉阳州于此。泰定三年(1326年)酉阳寨
在今陕西略阳县东。《清一统志·汉中府一》:八渡水“在(略阳)县东八十步。源出退水,自徽县界来径八渡山下,绕城东南,会夹渠水入嘉陵江。自源徂流, 渡者凡一百八处,故又名一百八渡河”。即《水经注》之北谷水
隋、唐安国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市。唐显庆中置安息州于此。
又名大孤山、壶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元和志》卷21唐州慈丘县:“比水,出县东南大胡山。”《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引《水经注》:“大胡山在沘阳东北三十余里,广员五六十里。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