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镇
亦作大渡戍。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元和志》卷32通望县:“隋开皇二十年于此置大渡镇,大业二年改为阳山镇。”
亦作大渡戍。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元和志》卷32通望县:“隋开皇二十年于此置大渡镇,大业二年改为阳山镇。”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铜仁县:天生砦“在府北百二十里。(明)正德八年,官军讨叛苗,入天生砦囤,绝蛮峒水道”。
在今湖南茶陵县东八十里。明置视渡口巡司。《方舆纪要》 卷80茶陵州: 视渡口镇,“ 《志》云: 州境有花石、虎背、严河、古城、老虎、白石、高水、仙女、会仙、磨石等十寨,俱元末州民避兵处”。
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六十里香积山香积寺侧。唐杜甫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诗云: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回添愁。”
宋周行已建,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积谷山下。翁卷《寄题东山堂》诗云:“惟见烟霞起,全无市井喧。观来巢木杪,鼋出戏蒲根。”
在今四川简阳市北。《华阳国志·蜀志》:牛鞞县“有阳明盐井”。《元和志》卷31阳安县:“阳明盐井,在县北十四里。”
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境之伊逊河。《水经·濡水注》: 索头水 “北出索头川,南流,径广阳侨郡西,又南流注于濡水”。即此。
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三卡乡附近。清乾隆 《盛京通志》 卷32: 果布噶尔城在 “(黑龙江) 城西北一百余里”。后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石潭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清远县西北有白石潭墟。
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南杨家街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简州:杨家街铺“在州南四十里”。
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北凉泉乡。明万历《望江县志》 井泉: 凉泉 “在县西北二十里官道西,冬夏不涸,甘冽可嗜,济数里之汲”。铺以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