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荆营
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七十四里大荆镇。《清一统志·温州府》:大荆营“在乐清县东北一百里。本朝顺治中筑城,设参将守备驻此。雍正二年改参将为游击,移守备于大芙蓉汛”。
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七十四里大荆镇。《清一统志·温州府》:大荆营“在乐清县东北一百里。本朝顺治中筑城,设参将守备驻此。雍正二年改参将为游击,移守备于大芙蓉汛”。
唐方镇名。为河北三镇之一。宝应元年(762)以幽州节度使兼卢龙节度使,遂统称卢龙节度使。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怀来、永清县及北京市房山区以东与长城以南地区。其后为李怀山、朱希彩、朱
即今新疆和硕县。乾隆 《西域图志》 卷15: 特伯勒古 “在塔噶尔齐西十五里。逾奇尔归图郭勒至其地,有小城。西逾哈喇沙尔城八十里”。清置军台于此。
在今山东宁阳县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32宁阳县“云山”条下:“县北二十里有伏山,一名佛山。其南有小山,谓之宁山。”
即今江西吉安县北梅塘乡西北梅塘。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庐陵县西有梅塘。
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21定番州: 遶翠江 “在 (卧龙番长官司)司治南。自山涧中绕流而东,亦入都泥江”。
在今湖北英山县西。《明史·地理志》 英山县: “西有英山河,湖广浠水之上源也”。《清一统志 ·六安州》: 英山河 “源有二,东曰东矼,西曰西矼,皆南流至县西南二里合为一。其并流者有添楼河,俱北出分水岭
为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中最大的珊瑚岛,位于郑和群礁西北。岛呈长梭形,长1400米,宽335米,面积0.43平方公里。中国渔民向称黄山马峙。1935年公布名称为伊都阿巴岛。1947年改名太平岛。中国渔民称
一名三堡。在今新疆哈密市西三堡。清乾隆《西域图志》卷9:托郭栖“东距哈密城一百二十里。境有村庄凡五,泉十三处”。
北魏孝昌三年(527)置,属唐州。治所在北绛县(今山西翼城县东南二十里北绛村)。辖境相当今山西翼城县地。建义元年(528)属晋州。隋开皇初废。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北绛县(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北绛
在今陕西华县西。《方舆纪要》卷54华州:五港河“在州西。《志》云:石堤峪之水,北流为五港河,合赤堤峪水,入沙涧石桥河, 以达于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