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

在今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西端北侧,前临筒子河。建成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后经多次修葺。坐北朝南。正面有两重绿琉璃仿木结构券洞式三座门,门后为过厅式的大高玄门。门内左右有钟鼓楼,中为大高玄殿,面阔七间,重檐黄硫璃筒瓦庑殿顶,左右配殿各五间。后殿名“九天应元雷坛”,两旁配殿各九间。最后是一座两层楼阁,上为乾元阁,下为坤贞宇。大高玄殿为明、清两代的皇家道庙,设三清像。建筑精巧,气势雄伟。


猜你喜欢

  • 渊子崖

    即今山东莒南县西二十四里渊子崖村。1941年12月,日伪军进犯渊子崖,全村群众奋勇抗击,毙敌一百余名。滨海军区授予 “抗日楷模村” 称号,村北建有抗日烈士纪念塔。村名。在山东省莒南县西部。属板泉镇。人

  • 柘州

    唐显庆三年 (658,或作显庆元年656) 置,治所在柘县 (今四川理县西北与黑水县接壤地带)。《元和志》 卷32柘州: “以山多柘木,因以为名。” 天宝元年 (742) 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 (75

  • 灵泉县

    ①亦作零泉县。北周置,属林虑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南。隋属魏郡。唐武德四年(621)废。②北宋天圣四年(1026)改灵池县置,属成都府。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龙泉镇。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废入简

  • 散毛府

    元至元三十一年 (1294) 改散毛洞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至正六年(1346) 改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以散毛洞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属四川行省

  • 南满洲

    简称南满。清末民国时,东三省南部之称。东北地区称为满洲,满洲之南部称为南满。

  • 下溠戍

    南梁天监中置,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城镇。《元和志》卷21随州唐城县:“梁于此置下溠戍。后没魏,改为下溠镇。”

  • 东涧

    在今河南睢县东。《资治通鉴》:东晋太和四年(369),桓温北伐至枋头,以粮尽撤军,慕容垂率八千骑追之,“及温于襄邑。范阳王德先率劲骑四千伏于襄邑东涧中, 与垂夹击温,大败之,斩首三万级”。在今河南省睢

  • 南苑

    ①亦称南园、熙春园。为金代皇家御园。在金中都 (今北京市) 皇城之南、丰宜门内偏西处。《金史·显宗纪》 载: 大定二十五年 (1185),“九月庚寅,殡于南园熙春殿。己酉,世宗至自上京,未入国门,先至

  • 要涂 (塗) 山

    即合黎山。在今甘肃高台县北。《元和志》 卷40张掖县: “合黎山,俗名要涂山,在县西北二百里。”

  • 大滩

    ①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西大滩乡。1949年武东县曾迁治于此。②在今江西永新县东马颊山下。《清一统志·吉安府一》:大滩“在永新县东马颊庙下。江阔半里许,石隙可容舟者仅数尺。其下为木黄滩、鱼矢滩、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