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坝
亦名田地坝。即今四川金阳县。旧属昭觉县灯厂区。1952年于此置金阳县。
亦名田地坝。即今四川金阳县。旧属昭觉县灯厂区。1952年于此置金阳县。
①在今辽宁大凌河上游建昌、凌原一带。《晋书·慕容皝载记》: 咸康二年 (336),“段辽遣其将李詠夜袭武兴,遇雨,引还,都尉张萌追击,擒詠”。胡三省注: “武兴城在令支。”②即今陕西略阳县。《三国志·
原名中和门,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首义路南端。为武昌城南垣三门之一。1911年10月10日晚7时筹划反清起义的革命党人,首先在工程营发难,旋即占领此门附近军械局,截断清军武器供应,并打开城门迎接南湖炮队,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贞观三年(629)废。
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汉书·匈奴传》:征和三年(前90),汉军三路北征,“单于自将精兵,左安侯, 度姑且水”。又《后汉书·南匈奴传》:章和二年(88),南单于上言云:“北单于创刈南兵,又畏丁令、鲜卑,遁
①在今上海市宝山县西北盛桥镇北。南宋置盐场于此。明为黄姚港。②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北一百五十里黄姚镇。明嘉靖间开拓。素有 “小桂林” 之称。建有文明阁、魁星楼、步云亭、古戏台等亭台楼阁; 有宝珠观、兴宁庙
即治平寺石塔。在今河北赞皇县东南十里嘉应寺村北。
明置,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五十里。后废。
唐武德三年(620)置,属泰州。治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万泉村南。贞观十七年(643)改属绛州。《元和志》卷12万泉县:“县东谷中有井泉百余区,因名万泉。”大顺二年(891)属河中府。元至元三年(126
唐天祐三年 (906) 改唐州置,治所在泌阳县 (今河南唐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唐河、泌阳、方城、社旗、桐柏等县地。五代唐改为唐州。后晋复名泌州。后汉又改唐州。唐天祐三年(906年)改唐州置,治泌阳县
对四条独流入海在大川江、河、淮、济的总称。唐徐坚《初学记》卷6引《穆天子传》曰:“河与江、淮、济三水为四渎。”《史记·殷本记》:“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西汉刘向《说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