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原市

太原市

①1947年由阳曲县析置,为山西省会。治所即今山西太原市。

②集镇名。即今福建将乐县北大源乡。《清一统志·延平府》“高滩市”条下:“太原市,在(将乐)县北八十里隆溪上都。”


别称并州。古称晋阳。在山西省中部。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988平方千米(市辖区1460平方千米)。人口327.3万(市辖区250.3万)。辖小店、迎泽、杏花岭、尖草坪、万柏林、晋源6区和清徐、阳曲、娄烦3县,代管古交1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杏花岭区。太原之名取于《尚书·禹贡》“既修太原”一语。据《尚书大传》:“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可见“太原”是以当地地形而得名。商为唐国。西周为北唐。春秋为晋阳邑,以晋水得名。战国属赵,曾为赵国都。秦王政元年(前246年)攻取,置晋阳县,为太原郡治。西汉因袭。东汉至北魏为并州、太原郡治。北齐河清四年(565年)移晋阳县于汾水东,武平六年(575年)于晋阳县旧城置龙山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龙山县为晋阳县;改晋阳县为太原县。隋末移入并州城,同为并州治。唐长寿元年(692年),一作天授元年(690年)建并州为北都,神龙元年(705年)罢;开元十一年(723年)升为太原府,建北都;天宝元年(742年)改称北京。五代后唐以太原府为西京,又改称北京。北汉割据,建都于此。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平北汉,毁其城,废晋阳、太原二县,另置平晋县于故城东北,置并州于榆次县(今区),七年移阳曲县自三交寨(今太原市西北十里铺)于唐明镇(今太原市区),又移并州来治。嘉祐四年(1059年)复升并州为太原府,为河东路治。金为河东北路治。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年)置太原路。元大德九年(1305年)改冀宁路。明为太原府治,山西省会;洪武四年(1371年)移平晋县于汾水西故晋阳城南,八年改名太原县,治今太原市西南晋源镇。清因之。1912年废府留县,仍为山西省会。1921年设太原市政公所。1927年设太原市。1947年太原县改名晋源县。1949年为山西省辖市(地级)。1958年设古交工矿区,阳曲、清徐、交城三县撤销并入,1960年三县恢复交城县划归晋中专区。1972年娄烦县划入。1988年古交工矿区改市。地处太原盆地北部。汾河、潇河、屯兰河、大川河、柳林河、凌井河、杨兴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稻、玉米、谷子、高粱、豆类、薯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锰、铜、铝土、铅、石膏、硫黄、石灰石、明矾、白云石、石英等。工业有煤炭、冶金、机械、化工、电力、建材、纺织、电子、医药、食品等,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特种钢基地。交通有同蒲、石太、太焦、京原、太古岚铁路和石太、太交、石太高速公路、108、208、307国道等。有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医学院、山西工业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多所。名胜古迹有晋祠、双塔寺、崇善寺、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窦大夫寺、纯阳宫、晋阳城遗址、三国城等。


猜你喜欢

  • 张掖大佛寺

    在今甘肃张掖市区西南大佛寺巷。清乾隆《甘州府志》卷5:“宏仁寺,城西南隅。俗名大佛。一名睡佛寺。西夏永安元年建。明永乐九年修,敕赐寺额曰‘宝觉寺’。有金字藏经、宣德御制碑铭。万历二十二年都督张臣修,通

  • 桑株山

    一名萨纳珠山。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62: 桑株山 “桑株水出其北麓。厥产黑土,其树多梨,小而味甘”。

  • 咕哩葛达

    即今印度孟加拉邦之加尔各答。清谢清高 《海录》: “明牙剌…又三四日到古里葛达,英吉利官军镇明牙剌者治此,有小城,城内唯住官军,商民环处城外。”

  • 广元塘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南。清道光《昭化县志》图:南有广元塘。

  • 羊苴咩城

    又作阳苴咩城。简称苴咩城。公元779年南诏异牟寻迁都于此后筑城。即今云南大理市西北旧大理。此后先后为南诏、大理国都。羊,又作阳(《旧唐书·南蛮传》)。又简称苴咩城(《蛮书》)。公元779年南诏异牟寻徙

  • 昂山

    ①在今浙江龙泉市西。《方舆纪要》 卷94龙泉县: 昂山在 “县西三十里。青壁嵯峨,削入云际”。②在今江西贵溪县西南百余里。《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贵溪县: 昂山 “东连贵潭,西接梅潭,南入福建界,北

  • 大昭寺

    即大招寺。今西藏拉萨市中心大昭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据藏史《贤者喜宴》记载:“赞普松赞干布时建立了逻娑白哈尔……”逻娑即今拉萨;白

  • 曹溪

    ①永安溪支流。即今浙江仙居县西南曹店港。《方舆纪要》 卷92仙居县: 曹溪 “在县西南九十里。源出括苍岭南,流四十里,合诸溪水,入大溪”。②即今安徽泾县东漕溪河。为琴溪河上源之一。《清一统志·宁国府一

  • 罗和县

    唐置,为羁縻西原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北宋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属西原州。宋废。

  • 东青门

    俗称菜市门。南宋临安城东门之一。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庆春街与东青巷相交处附近。元末张士诚重修杭州城时,将城门东移三里重建新门,后改称庆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