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里市
汉长安九市之一。《长安志》曰:孝里市“在雍门之东”。此市当在汉长安城西北隅雍门之内。
汉长安九市之一。《长安志》曰:孝里市“在雍门之东”。此市当在汉长安城西北隅雍门之内。
西晋咸宁二年 (276) 改新都郡置,封司马该为新都王。治所在雒县 (今四川广汉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汉、什邡、新都、金堂、德阳、绵竹等市县地。太康六年 (285) 复为新都郡。
即今江苏邗江县北二十六里黄珏镇。清嘉庆 《扬州府志》 卷16 《都里》 引 《雍正志》: “黄珏镇即黄珏桥,在城北四十里白茆湖北、黄子湖南,地多高阜,最为偏远。相传宋、元之季,士大夫避地多居于此。今居
在今山东茌平县东南。清光绪间,朱红灯领导的义和团进驻于此。在今山东省茌平县东南。清光绪间,朱红灯领导义和团进驻其地。
在今山东临邑县北十五里,接陵县界。古大河所经。唐于此设关。《元和志》 卷10临邑县:“鹿角关,在县西北七十里。隋大业三年废。” 元于钦《齐乘》 卷1平原岭: “德州东南七十里有望远台、寿公庵。岭上鹿角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北。《资治通鉴》: 南朝梁大宝二年 (551),“杨乾运进据平兴,平兴者,杨法琛所治也。法琛退保鱼石洞,乾运焚平兴而归”。西魏于此置鱼盘县。
在今山东滕州市北。《方舆纪要》卷32邹县:“光武洞在县南六十里。地名瓦曲村,相传光武曾避兵于此。”
秦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汾阳县东南。三国魏移治今汾阳县,为西河郡治。西晋改为隰城县。古县名。秦置,治今山西省汾阳市东南。属太原郡。西汉初封夏侯婴为兹氏侯于此。东汉建安中,分匈奴左部居此。三国魏黄初
一名注人。战国韩邑。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十五里汝水北。《史记· 魏世家》: 文侯三十二年 (前414),“败秦于注”。《集解》: “司马彪曰,河南梁县有注城也。”古邑名。又作注人、注城。战国韩地,在今河南
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村。三国魏废。古县名。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以楼顺乡置,治今山西省朔州市东南。属雁门郡。东汉为雁门郡治。建安中省。
又名纳仓宗、香沙宗、桑札宗、西泥沙、香沙。即今西藏申扎县。为后藏北部大市。清末辛亥年版《西藏新志》卷上:先家城“铺店鳞次,人烟稠密,乃此路第一市驿,繁盛无有出其右者。本驿自此岐分二支,一通札什伦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