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定镇

安定镇

金置,属蒲台县。在今山东滨州市南二十六里旧镇。


(1)在北京市大兴区东南部。面积77.6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兴安营,人口860。镇区明已成村。传清乾隆帝巡幸至此,赐名安定;又名小营。明、清属顺天府大兴县礼贤巡检司。1948—1949年大兴县人民政府曾驻此(1981年定名兴安营)。1956年设白塔、小营、杜庄屯三乡。1958年为安定公社,1983年改乡,1990年置镇。为区粮食产区之一。特产桑椹,曾为明、清皇家贡品。有化工、毛巾、烧瓷等厂。京哈铁路和黄安、庞安、青礼等公路贯穿全境。古迹有双塔寺遗址、东白塔清真寺等。(2)在吉林省洮南市南部。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张家窝棚,人口690。取境内安定村名镇。1956年设安定乡,1959年并入东风公社。1962年析设安定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牧农并重。主产玉米、大豆。有畜牧场、渔苇场。公路东接长白公路。西南邻向海自然保护区。(3)在湖南省平江县南部、芝麻河东岸。面积167.6平方千米。人口6.5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塘,人口 4000。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于此建石桥,命名安定桥,镇以桥名。1952年置安定乡。1958年为东方红公社,1979年改名为安定公社。1984年置镇。1995年长田、大桥二乡并入。主产稻,并产油菜籽、油茶、柑橘、板栗。有石膏矿。有机械、建材、食品加工、电器等厂。106国道、平修公路经此。(4)在陕西省子长县西南部。面积212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定,人口 1830。据传秦代以“美好祝愿”之意名安定寨。北宋庆历中筑安定堡城,金沿之。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为安定县治。1942年安定县改名子长县,迁址瓦窑堡镇。1949年设安定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设镇。主产谷子、玉米、小麦,盛产烤烟。石油储量较富。有农机、烟草、食品加工等厂。为县西部农贸集市。子靖公路经此。古迹有宋代钟山石窟遗址。


猜你喜欢

  • 莲花洋

    即今浙江舟山市舟山岛与普陀山间之莲花洋。往普陀山者必经此。《普陀山志》: “倭人入贡见大士灵异,欲载归。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惧而还之,得名以此。”

  • 大澳埠

    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南东平镇之大澳村。清有县丞驻此。

  • 永平郡

    东晋升平五年(361)置,属广州。治所在安沂县(今广西岑溪县西北)。南齐移郡治夫宁县(今广西藤县东北)。梁于郡置石州。隋开皇十年(590)改为藤州。大业三年(607)复为永平郡,治所在永平县(今广西藤

  • 杉青堰

    亦作杉青闸。在今浙江嘉兴市杉青闸路。北宋熙宁元年(1068)建。《宋史·河渠志六》:熙宁元年从两浙提举胡淮之请,筑“杭之长安、秀之杉青、常之望亭三堰”。《宋史·孝宗纪》:南宋建炎元年(1127)十月戊

  • 末鲁孙站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纽伊河下游库契河口附近。元《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末鲁孙等十五站”。明改莫鲁孙站。

  • 浑河州

    唐永徽元年 (650) 以突厥车鼻可汗余众葛逻禄之乌德鞬山左厢部落置,属燕然都护府。其地当在今蒙古国杭爱山西部。总章二年 (669) 属安北都护府。后废。唐羁縻州。永徽元年(650年)以突厥歌逻禄左厢

  • 原鹿县

    三国魏改原鹿侯国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西南公桥集东五里。西晋属汝阴郡。南朝宋废。古县名。三国魏改原鹿侯国置,治今安徽省阜南县南。属汝南郡。晋改属汝阴郡。南朝宋废。

  • 九原山

    ①在今山西忻州市西。《方舆纪要》卷40忻州:九原山“在州城西。汉末以此名县。今州城跨冈上,三面俱临平畴。亦曰九龙冈”。②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春秋晋诸大夫葬此。《礼记·檀弓下》:“赵文子与叔誉观手九原。

  • 又名北制、虎牢。西周东虢邑。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左传》: 隐公元年 (前722),郑庄公即位,姜氏为共叔段 “请制。公曰: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五年(前7

  • 古渭砦

    北宋皇祐四年(1052)置,属秦州。即今甘肃陇西县。熙宁五年(1072)于此置通远军。《宋史·王韶传》:“帝志复河、陇,筑古渭为通远军,以韶知军事。”元祐五年(1090)升为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