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州
南宋宝庆三年 (1227) 升宝应县置,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后改为宝应军。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升宝应县置,治今江苏省宝应县。属楚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寻改为军。
南宋宝庆三年 (1227) 升宝应县置,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后改为宝应军。
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升宝应县置,治今江苏省宝应县。属楚州。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寻改为军。
在今河南郏县西十里。汝水支流《新唐书·哥舒曜传》: 唐建中四年 (783),李希烈围哥舒曜于襄城。河南都统李勉为解襄城围,令神策将刘德信等袭许州,“未至,有诏切让,使班师,德信等惶惑还,军无斥侯,至扈
明置,属沈阳中卫。即今辽宁抚顺市北会元乡。《方舆纪要》卷37沈阳中卫:会安堡“在抚顺所东十余里”。
在今山东蓬莱市南。《寰宇记》卷20蓬莱县:“之罘水在县南十五里。源出羽山,与石门水合流入海。”古水名。在今山东省蓬莱市南。《太平寰宇记》:之罘水“在县(蓬莱)南十五里,源出羽山,与石门水合流入海”,即
在今河北易县东南。该地发现战国时燕国都城遗址。
即今山西河曲县东南旧县乡。《清一统志·保德州》: 河曲故城 “在河曲县东南七十里,周六里有奇。宋太平兴国中土筑,元至正中增筑南面小城。明万历中甃以砖石,并为县治。……乾隆二十七年移治西北河堡营”。
元置,在今四川眉山县南三十里岷江东岸石佛乡。明改为石佛水驿。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五岭关”条下:“《志》云,今县西十里有张村,以唐张志和隐此而名。”集镇名。(1)在浙江省江山市区东南部。张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350。产茶叶、油茶
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蕲水东岸。《水经·蕲水注》:蕲春县“晋改为蕲阳县,县徙江州,置大阳戍”。
又作梁甫。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新泰市西羊祜城。东汉改为梁甫侯国。西晋复为梁父县。隋改属鲁郡。唐贞观元年 (627) 省入博城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属泰山郡。因境有梁父山,
旧名斯斯觉。彝语意为 “荒坝”。即今四川甘洛县。1940年置腴田特别政治指导区,后为岩洞乡新市坝。1956年于此置呷洛县。1959年改为甘洛县。“甘洛” 为 “呷洛” 的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