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容州

容州

①西魏置,治所容山郡 (今四川垫江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垫江县。《周书·陆腾传》: “天和初,涪陵郡守蔺休祖又据楚、向、临、容、开、信等州地方二千里。” 即此。隋废。

②唐贞观八年 (634) 改铜州置,治所在北流县 (今广西北流县)。《旧唐书· 地理志》 容州:“以容山为名。” 天宝元年 (742) 改为普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容州。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流、容县二县地。元和中徙州治普宁县 (今容县)。元初升为容州路,后复为容州,属岭南广西道。明洪武十年 (1377) 省普宁县入州,寻改容州为容县。


唐贞观八年(634年)改铜州置,治北流县(今广西北流市)。以境内有容山得名。元和中移治普宁县(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容县及北流北部地。宋扩大至今陆川及北流南部地。元至元中曾改为容州路。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为县。唐、五代先后为容州都督府、宁远军节度使治。


猜你喜欢

  • 白土店

    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五十里白土店乡。清郑元善《宦豫纪事》:“《擒徐升记》云,汝宁府守、汝阳县令、罗山县令皆率众至白土店。”

  • 元代西藏地名。在今西藏工布江达县境。《汉藏史集》(藏文版)载:元朝设宣政院,在乌思(即前藏)置驿站七个,工为乌思七大驿站之一。

  • 威远河

    即今四川威远县境之威远河。民国 《荣县志》 卷5: “旭川流百里至公井合威远之水,由富顺入雒水。”

  • 青要墟

    一作青腰。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北六十六里青腰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兴宁县 (今资兴市) 图: 县东有青要墟。

  • 延河

    在今河南新蔡县北。《方舆纪要》卷50新蔡县“澺水”条下:“又县北四十里有延河,亦自汝阳县(今汝南县)境流入界,又东北至项城县,入于颍河。不通舟楫。”古称区水、洧水、清水等。《元和郡县志》:“西魏置延州

  • 半边山镇

    亦名中兴场。即今四川中江县南中兴乡。民国《中江县志》卷2:中兴场在“治西南三十里”。

  • 建陵侯国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南沭河西岸。东汉废。西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封大谒者张释为建陵侯,置侯国,治今江苏省新沂市南沭河西岸。景帝六年(前151年)、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亦曾置侯国

  • 托里中心区

    1949年由额敏县析置,治托里(今新疆托里县)。1953年改置托里县。1949年以额敏县托里区改置(县级)。治托里(今新疆托里县托里镇)。1953年撤销,改设托里县。

  • 化成岩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明《寰宇通志》卷39袁州府:化成岩“在府城西北五里, 下瞰秀江,旧名化成台。有开花院,唐李德裕读书于此,后人立祠于寺之侧。绝顶有塔,宋郡守王古所立。塔之西峰有亭曰妙高, 为登临胜处

  • 当拉裕穆湖

    即今西藏尼玛县西南当惹雍错。清末辛亥年版《西藏新志》卷上:“当拉裕穆湖,为西藏北部群湖中最大者。在扎什伦布之北,湖水稍带黑色。中央甚狭,两岸相逼为地峡,南北两部扩张,恰如葫芦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