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沩山
在今湖南醴陵市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0醴陵县:小沩山“众山环绕,湍流中出, 曰小沩泉。道书第十三洞天也”。
在今湖南醴陵市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0醴陵县:小沩山“众山环绕,湍流中出, 曰小沩泉。道书第十三洞天也”。
清雍正三年(1725)设,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呼亚格特南,依德尔河北岸。
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苍城镇。旧为开平县治。《清一统志·肇庆府》:开平屯“今开平县治。……(万历)二年废堡,改城长居都之苍步村为开平屯,置万户官兵屯守……至戊子年始置县,以开平屯为治”。1952年开平县移
①又名九龙山。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商州》 引《雒南县志》:“当故县之西,故名。”②《尚书·尧典》:“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郑玄注:“西者, 陇西之西,今人谓之兑山。”《方舆胜览》
1937年析布伦托海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在青格里河 (今新疆青河县)。1944年改为青河县。1937年由布伦托海县析置,治青格里河(今新疆青河县青河镇)。1944年升县,并改名青河县。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西。《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汉阴山“在汉阳县西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6汉阳府汉阳县“汉南山”条下:汉阴山“在府西四十五里汉水北。一名马鞍山”。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北龙门镇。北宋属邕州左江道。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1929年改为万承县。唐置羁縻州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东北龙门。属邕州。两宋因之。元为土州,属太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岛东。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鸟屿,“澎有北鸟屿,有南鸟屿。北鸟屿澎民往之,以时张网捕鱼;南鸟屿则无民居。《广舆》所载必北鸟屿无疑”。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鸟屿“此屿多鸟,因
又作越台井、九眼井。在今广东广州市越秀山西北越井冈上。相传系南越王尉佗所凿。《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越王井 “在番禺越冈半,曰赵佗井,刘汉呼为玉龙泉”。(1)又称越井。在广东省广州市应元路省科学馆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南方州。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东。贞观时属澄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入上林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领方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东。属南方州。后改属澄州。北宋
在今福建闽侯县东南海中五虎山。明置巡司于此。即“五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