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安镇

平安镇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太仓州》 “新镇”条下:“又平安镇,在县西东阜沙。”


(1)在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西北部。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安街,人口 5950。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曾是靖安县治所。20世纪30年代筑洮南—索伦铁路在此设缸窑站。1956年以火车站名设平安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置镇。主产玉米、葵花子。矿产有膨润土。有植物油、酿酒、陶瓷等厂。白阿铁路、302国道经此。有辽金墓葬遗址。(2)在吉林省舒兰市东北部,濒细鳞河。面积15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安,人口 6470。原称团泡子。取吉祥意,以铁路平安站为镇名。1949年为平安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当年置镇。主产稻、玉米、大豆。有砂石场、农场和制砖、制药厂。拉滨铁路、吉五公路经此,平金、平新公路在此交会。(3)在黑龙江省庆安县东部、呼兰河南岸。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安,人口 3390。1956年设平安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玉米、小麦、稻、甜菜等。有铁木加工、粮油加工、农机修造等厂。绥佳铁路、222国道经此。(4)在上海市奉贤区东南部。面积20.1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安,人口 3400。原名龙尖镇,1972年平安公社驻地移此后,渐称今名。民国时曾置乡,1959年成立平安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有纸箱设备、毛巾、被单、塑料编织、服装等厂。四平、大亭公路经此。(5)在安徽省天长市西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安,人口 1080。明代称平原铺,后建太平庵,改今名。1961年设平安公社,1983年改置乡,2001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玻璃钢、面粉、绳网、船舶配件等厂。公路通205国道。(6)在广东省博罗县中部。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安圩,人口 1690。初名长塘面。后镇区开店设铺,安居乐业,改名平安。1949年设平安乡,1958年属柏塘公社。1961年设平安公社,1963年又并入柏塘公社。1971年复置平安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属山地丘陵。产稻、花生、大豆、甘蔗、甘薯等。为县主要林果基地之一。工业有冶炼、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205国道经此。(7)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中部。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龙都南路,人口 6000。清代建场名马家么店子。1912年取清平安康之意更今名。1949年为平安乡,属简阳县。1958年改公社。1960年改属成都市龙泉驿区。1983年复改乡。2000年建镇。产桃、葡萄、枇杷、脐橙等。镇南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有机械、电子、化工等工业。成渝高速公路经此。(8)在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东南部。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安村,人口 3259。镇以驻地名。1949年前属省直辖乡,为皋兰县代管,称湟惠区。1950年改乡。1958年达川、民建、平安三乡合并设湟惠公社,属永登县。1959年并入红古公社。1960年红古公社由永登县划归红古区,1961年红古公社划分为红古、河嘴、平安三个公社。1983年改平安公社为平安乡,1999年置镇。该镇南濒湟水,水利资源丰富,兰青铁路、109国道贯境。(9)在青海省平安县北部,北临湟水。海东地区行署和平安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安,人口2.8万。湟水流域最古老城镇之一。汉曾设安夷县。明置平戎驿。清仍置驿站。1949年湟中县第二区人民政府曾设在平安。1960年为平安区,1962年改公社,1984年设镇。产春小麦等。有农机修配、建筑、砖瓦等厂(队)。工商业较盛,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有传统的物资交流大会。兰青铁路和甘青、临平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临汾郡

    ①北齐置,治所在临汾县 (今山西汾西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汾西县地。北周属晋州。隋开皇初废。②隋大业初改晋州置,治所在临汾县 (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霍州二市及汾西、洪洞、安泽、浮山等县地

  • 塔什密里克

    即塔什巴里克。在今新疆疏附县南塔什米力克乡。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3喀什噶尔: 塔什密里克在 “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 七里海

    ①在今天津市海河西岸。清光绪《畿辅通志》卷76:“七里海在宁河西南宝坻县东南天津之东。《明实录》:七里海计二百二十五里,有荒地二万一千五百余顷。其西接塌定河,北承后海,后海之西北为鲫鱼淀,又北为香油淀

  • 宁台

    在今北京市西。《史记·乐毅列传》:“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磿室。”《正义》引《括地志》:“元英、磿室二宫皆燕宫,在幽州西四十里宁台之下。”

  • 古田县

    ①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开山洞置,属福州。治所在今福建古田县东北古田溪水库中。宋梁克家《三山志》云:“唐开元二十八年,洞豪刘疆等三人,以土地人民归于都督李亚邱,乃遣杨参军招致林镕等千余户,咸曰祖父咸

  • 汉昌郡

    东汉末置,治所在汉昌县(今湖南平江县东南)。三国吴废。

  • 且末河

    亦名阿耨达大水、卡墙河。即今新疆且末县东车尔臣河。《水经·河水注》:“释氏《西域记》曰:‘阿耨达山西北有大水,北流注牢兰海者也。’其水北流,径且末南山,又北径且末城西,……又曰且末河,东北流径且末北,

  • 眉山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嘉州置,治所在龙游县 (今四川乐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山、峨眉山、青神、眉山、丹棱、洪雅、夹江、峨边等市县地。唐武德元年 (618) 改为嘉州。隋大业三年(607年)置,治

  • 天台庵

    在山西平顺县城北五十里王曲村孤山上。现存佛殿一座和唐碑一通。唐碑字迹已风化不清。佛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布瓦,琉璃脊兽,屋顶坡度平缓,四翼如飞。保存基本完好。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奈王井

    在今陕西靖边县西。《宋史·西夏传》:元丰四年 (1081),分道伐西夏,内侍王中正 “至宥州奈王井,粮尽,士卒死亡者已二万,乃引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