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河郡
隋开皇元年(581)改平阳郡置,治所在平河县(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霍州二市及汾西、洪洞、安泽、浮山等县地。开皇三年(583)废。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平阳郡置,治平河县(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临汾、洪洞、霍州等市县地。三年废。
隋开皇元年(581)改平阳郡置,治所在平河县(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霍州二市及汾西、洪洞、安泽、浮山等县地。开皇三年(583)废。
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平阳郡置,治平河县(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临汾、洪洞、霍州等市县地。三年废。
又称邴。春秋时郑国祀泰山的汤沐邑。在今山东费县东方城镇北。《左传》: 隐公八年 (前715),“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公羊传》、《穀梁传》 作“邴”。《
即今河南济源市南四十里坡头镇。其下有渚,即古马渚。清乾隆 《济源县志》 卷2: “马渚,在坡头。”(1)在河南省济源市南部、黄河北岸。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坡头,人口 3450
即星宿海,在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北麻多乡境。《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河源有泉百余泓,“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脑儿。火敦,译言星宿也”。在今青海省黄河上源。蒙古语火敦,意为“星宿
①即今内蒙古乌审旗南海流兔河。《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哈柳图河 “在右翼前旗西南一百八十里。源出虎喇虎之地,东南流合细河、金河二水,入榆林边。至波罗营,会西来之额图浑河,为无定河”。②即今陕西榆林市
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腾冲府置,属大理路。二十五年 (1288)废。明嘉靖三年 (1524) 复置,属永昌府。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乾隆 《腾越州志》: “藤则细者可以为绳,大者为枝,凡百器皿皆可以
在今河南新县西南四十四里陈店乡。1928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由湖北黄陂县木兰山转移到鄂豫边区,在新县柴山堡地区创建了鄂豫边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第七军司令部即设在水口寺。
元改保静州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明初改保靖州安抚司。元改保静州置,治今湖南省保靖县,属永顺安抚司。明初改保靖州安抚司。
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南百里那丽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钦州图:东南有那丽墟。
在今湖南炎陵县东。为洣水上游。《水经·洣水注》: 洣水 “西北流径茶陵县之南”。赵一清释曰: “ 《名胜志》 衡州府酃县下云,洣水源出洣泉。注 《水经》 云: “泉不常见,遇邑政清明,年谷丰稔,其泉淅
元大德中改荆南府路为江陵路。治江陵县(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天历二年(1329)又改名为中兴路。元大德中置,治江陵县(今属湖北)。辖境约当今湖北省枝江市以东,潜江市以西,荆门、当阳二市以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