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福镇

广福镇

①又名杨溪。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三十里广福。《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南翔镇”条下记:“嘉靖二十三年,倭贼犯南翔、广福。”即此。

②明置,属遂宁县。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1遂宁县:广福镇“在县西百里。有盐课司”。

③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广福镇。民国《中江县志》卷2:广福镇在“治南一百二十里”。


(1)在江西省南昌县南部。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广福,人口3500。清嘉庆年间建村,因居附近村庄中心,故兴圩后名广福圩。1949年属广福等乡,1958年属太阳升公社,1959年属吴石公社。1961年析置广福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置镇。产稻、蔬菜、甘蔗等。有砖瓦、建筑、农机、纺织、食品、酿造等业。浙赣、京九、向乐铁路及105国道经此。(2)在广东省蕉岭县西北部、石窟河以东,北邻福建省。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坝,人口920。因处广东、福建交界地,故取名广福。1950年设广福乡,属蕉岭县三区。1958年设广福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属蕉岭盆地北侧山地。主产稻,并产烤烟及少量茶叶。有大理石、锰、铁、钨等矿。有水电、建筑、铁木器加工、松香、被服等厂。205国道经此。黄竹溪畔(今乐干村)有清代广福寺和文昌阁(古塔)。(3)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西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广福,人口620。因邻近广安县城,境内又有五福桥,故名。1949年为广福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置镇,前进、穿石二乡并入。产油菜籽、红麻、烟叶、柑橘、甘蔗、花生等。有建筑、农机、酿酒、蓄电池等厂。南前公路经此。(4)在四川省开江县南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广福,人口1290。清初建场,以附近广福寨得名。1952年设广福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置镇。矿产有煤等。产茶叶、红麻。有建筑、采煤、制茶、农机修配、酿酒等业。开(县)开(江)公路经此。(5)在四川省中江县中部。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广福,人口3000。唐、宋为铜山县治。明万历时建场,以古寺广福院得名。1950年建广福乡,1958年为广福公社,1984年复广福乡。1987年置镇。有缫丝、造纸等厂。为商贸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中遂公路经此。有古铜山县治遗址。为北宋文学家苏易简、苏舜钦故里。


猜你喜欢

  • 尾卫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晴隆县。寻废。

  • 博斯腾池

    古名敦薨薮。又称博斯腾淖尔。即今新疆博湖县东博斯腾湖。

  • 塌子口

    即今河北正定县东南滹沱河南岸塔子口。《方舆纪要》 卷14藁城县: 塌子口 “在县西三十五里。滹沱河渡口也。相传冯异从光武定河北尝渡此,略下中山诸郡”。

  • 朱家坎

    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清末《黑龙江全界地图》:齐齐哈尔西有朱家坎。民国《黑龙江志稿》龙江县图:西有朱家坎子。汤尔和译《黑龙江》第19章龙江县作杜尔齐哈(朱家坎子)。1955年龙江县迁治于此。

  • 常山峪

    即今河北滦平县东南二十里长山峪镇。清置常山峪行宫。

  • 馆头江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4乐清县: 馆头江在 “县西南六十里,与瓯江接,经盘石卫,至县东五里白沙岭,又南入于海”。

  • 黑山寨

    即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北黑山寨乡。清光绪 《顺天府志》 卷28昌平州: 东北 “五十五里黑山寨”。

  • 长宁安抚司

    明宣德中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里。正统元年(1436)改属叠溪千户所。八年(1443)改属茂州卫。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2引《边防记》:“《土夷考》曰:茂州北路有长宁安抚司。其先历日

  • 家谷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绛县东北。《水经·浍水注》 引 《竹书纪年》: “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北。《古本竹书纪年》:晋“庄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万

  • 古湫桥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97浦城县:古湫桥“元大德间建。洪武十七年以后,屡经修葺。叠石架梁,凡数十丈,跨大溪之上。有潭甚深,所谓古湫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