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村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五岭关”条下:“《志》云,今县西十里有张村,以唐张志和隐此而名。”
集镇名。(1)在浙江省江山市区东南部。张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350。产茶叶、油茶籽。公路通市区。为清广东提督黄大谋故里。(2)在浙江省开化县城西北部、中村溪两源汇流处。中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200。盛产茶叶、毛竹。附近为县石煤主要产区。公路通县城。西南有双溪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五岭关”条下:“《志》云,今县西十里有张村,以唐张志和隐此而名。”
集镇名。(1)在浙江省江山市区东南部。张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350。产茶叶、油茶籽。公路通市区。为清广东提督黄大谋故里。(2)在浙江省开化县城西北部、中村溪两源汇流处。中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200。盛产茶叶、毛竹。附近为县石煤主要产区。公路通县城。西南有双溪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唐置,属蛮州。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北。后废。唐羁縻县。天宝前置,治今贵州省贵定县北巴江。属羁縻蛮州。唐末废。
①一名君山。亦曰洞庭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道书以为第十一福地。相传尧女、舜妻死于此,俗称湘君,因以为名。《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二十八年 (前219),“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
俗称八美司。即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八美镇。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八美土百户。
即汉代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县西北巴里坤湖。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4:巴尔库勒淖尔,“旧音巴里坤淖尔。在镇西府城西北十五里。周一百二十余里。源出天山北麓,西北流百余里。汇为巨浸”。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叶尔羌汉城 (今新疆莎车县)。十年 (1884)属新疆省。二十八年 (1902) 改为莎车府。
又作都篖。西晋太康二年 (281) 在原都梦县地置,属兴古郡。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东晋永和三年 (347) 后改西安县。古县名。西晋太康二年(281年)置,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境内。属兴古郡。南朝宋废。
即今云南丘北县西南盘江东岸之小江口。清光绪《皇朝中外一统舆图》:丘北县西有小江口。
即鄇田。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左传》: 成公十一年 (前580),“晋郤至与周争鄇田”。杜注: “鄇,温别邑。今河内怀县西南有鄇人亭。”
即鸟鼠山。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十五里。《汉书·地理志》 陇西郡首阳县:“《禹贡》鸟鼠同穴山在西南,渭水所出。”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江湖镇东北连界村。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连界在“州北九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