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义县
唐武德七年 (624) 改淳民县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北宋开宝三年(970) 废。
古县名。唐武德七年(624年)以淳民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北,属藤州。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废入镡津县。
唐武德七年 (624) 改淳民县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北宋开宝三年(970) 废。
古县名。唐武德七年(624年)以淳民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北,属藤州。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废入镡津县。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周密《武林旧事》卷5:九里松“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日,植松于左右,各三行”。《清一统志·杭州府一》:“长松夹道,凡九里,名九里松。”明李攀龙有《九里松图为马侍御作》诗。
在今湖南衡山县南。《方舆纪要》 卷80衡山县: 岳津镇 “在县城南,临湘江。有巡司戍守”。
①在今江苏常熟市北一百九十步,子游故宅中。《寰宇记》卷91苏州常熟县“言偃宅”条引《吴地记》云:“宅有井,井边有监洗石,周四尺。”②在今河南方城县东。《方舆纪要》卷51裕州方城县:圣井“其地四面皆下,
即今贵州江口县北太平河。 《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省溪司: 罗江在 “司北二里。 源出江头山,至司西二十五里,其流始大,东流合于铜仁江。水产金。或谓之省溪”。
亦名私渠海。即今蒙古国西南拜德拉格河注入之本察干湖。《后汉书·和帝纪》:永元元年(89),车骑将军窦宪等击北匈奴,“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追至私渠比鞮海”。
在今辽宁沈阳市小南街。清光绪四年(1878)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烧毁。现存教堂系1912年重建。为两座尖塔哥特式建筑。分东西两个院落,教堂位于东院,主教府位于西院。1892年满
即春秋时苗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水经·河水注》: 濝水 “历轵关南,径苗亭西,亭故周之苗邑也”。
又称沟墩镇。即今江苏阜宁县东南沟墩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阜宁县: “钩弯镇在城东南三十里。”
即今内蒙古多伦县东北羊肠河,为滦河支流。清乾隆《口北三厅志》卷2:四道河在“多伦诺尔东北九十余里,察哈尔正蓝旗与克西克腾交界之境。中产细鳞鱼,极肥美”。
春秋晋地,故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左传》: 文公六年 (前621),“阳处父至自温,改蒐于董”。即此。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左传》文公六年(前621年):晋阳处父至自温,“改蒐于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