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密呼都克卡伦
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南贝尔湖之西。何秋涛《朔方备乘》卷10《北徼喀伦考》作“扎穆呼都克”;西清《黑龙江外纪》卷2作“扎密霍都克”。
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南贝尔湖之西。何秋涛《朔方备乘》卷10《北徼喀伦考》作“扎穆呼都克”;西清《黑龙江外纪》卷2作“扎密霍都克”。
在今广东东莞市城区西南。《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资福寺 “在东莞县一百六十步。有罗汉阁,比丘祖堂建阁成,走惠州,求记于苏轼”。《清一统志· 广州府》: 资福寺,“南汉邵廷琄建。四围以四井为界。寺南
元置,属广西南丹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荔波县西北。明初废。元时升荔波峒置,治今贵州省荔波县西北。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明洪武初废。
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寰宇记》卷84普成县:氐陌山“在县西三十五里。《旧图经》云:晋太康中,关西离乱,武都氐人流离入蜀,耕凿此山,遂成陌,因名”。
即今江西分宜县东北洞村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5袁州府: 分宜县东北有桐村。
①即马头山。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四十里,与乡宁、稷山县交界处。《清一统志·绛州》:马首山“俗名马头山。《州志》:《左传》‘赵盾田于首山’, 即此”。②又名首山、驻跸山。即今辽宁辽阳市西南首山。《新唐书·
即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境之伊逊河。《水经·濡水注》: 索头水 “北出索头川,南流,径广阳侨郡西,又南流注于濡水”。即此。
即小青岛。在今山东青岛市南青岛湾中。即“小青岛”。
本名直沽,元延祐三年 (1316) 改名海津镇。在今天津市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汉口附近。至正九年 (1349) 设镇抚司。明永乐初于此置天津卫和天津左、右卫,自此遂称天津。《清一统志·天津府二》“海津镇”
①在今河南孟津县境。《资治通鉴》: 唐宝应元年 (762),仆固怀恩讨史朝义,“朝义悉其精兵十万救之,陈于昭觉寺,官军骤击之,杀伤甚众”,即此。②唐建。初名建元寺,后改昭觉寺。在今四川成都市北十里。唐
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北岸波亚尔科夫西。清初属黑龙江副都统。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北岸有“车赫得城”。乾隆《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黑龙江北岸有“彻赫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