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坤都伦河,为老哈河支流。《清一统志·喀喇沁》:纳林昆都伦河“源出右翼南九十里。东北流会数小水,绕旧大宁之北入老河”。
北周武成元年 (559) 置,为渠州及流江郡治。治所即今四川渠县。隋为宕渠郡治。唐武德初为渠州治。天宝初为潾山郡治。乾元初为渠州治。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4) 省入渠州。古县名。北周武成元年(559
在今江苏邗江县南二十里。《宋史·河渠志六》:天禧二年(1018),江淮发运使贾宗言:“诸路岁漕, 自真、扬入淮、汴,历堰者五,粮载烦于剥卸,民力罢于牵挽,官私船, 由此速坏。今议开扬州
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钱鏐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救嘉兴,破乌墩、光福二寨”。即此。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北乌镇。《资治通鉴》:唐乾宁二年(895年)杨行密将田
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福宁府》:竹屿“突出海中,形势奇特。潮退,泥潦中有沙径,长一里可行。地无田, 民皆业渔。有堡。相近者为孤山,明嘉靖三十五年,倭贼自宁德遁入州界,官军追败之于此”。
即稌山嶂。在今福建永定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汀州府》 作 “梌山嶂”。
在今江西赣州市东龚公山顶。《舆地纪胜》卷32赣州:尘外亭“龚公崖顶有尘外亭,在州治东。形势最高绝,下瞰环城如巨囿,凡四境之山川可以枚阅。东坡诗曰,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即今湖北黄梅县南七十二里小池镇。清属德化县(今九江市),乾隆二十三年(1758)置巡司于此。清余名芳《黄梅兵事续记》:咸丰四年(1854)十月,清军收复孔垅,太平军“退遁小池口”。即今湖北省黄梅县南长
南宋嘉定元年(1208)置,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九十里。九年还治今天水市西南天水乡。元初省入成州。
亦名石马滩镇。在今四川犍为县西北四十里石马村。清嘉庆《犍为县志》卷2:石马关“有石马蹲踞”,因名。明置巡司于此。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