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乡县

新乡县

①西晋元康五年 (295) 置,属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北周废。

②隋开皇六年 (586) 析汲县、获嘉二县置,属卫州。治所在新乐城 (即今河南新乡市)。《寰宇记》 卷56新乡县: “取新中乡以为名。” 大业初属河内郡。唐属卫州。元属卫辉路。明属卫辉府。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划归平原省。由新乡县析置新乡市。1952年划回河南省。


(1)古县名。西晋元康五年(295年)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属晋昌郡。北周废。(2)今县名。在河南省北部。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43.5万。属新乡市。辖8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新乡市红旗区。西周为鄘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获嘉县(治今新乡县西张固城村),属河内郡。西晋属汲郡。东晋废。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复置,治新乐城(今新乡市)。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治共城(今辉县市区)。隋开皇六年(586年)析汲、获嘉二县地置新乡县,治新乐城(今新乡市城区),属河南郡。以汲县新中乡简称新乡命名(《太平寰宇记》)。唐初属义州,后属殷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属卫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县为镇;元祐二年(1087年)复置新乡县,属卫州。元属卫辉路。明、清属卫辉府。1913年属豫北道,1914年属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8年县政府驻小冀镇。1949年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新乡专区。1953年县人民政府移入新乡城区。1960年废入新乡市,1961年复置新乡县。1969年属新乡地区,1983年属新乡市。地处太行山南山前平原和黄河、卫河洪积平原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微倾。卫河、共产主义渠和东、西孟姜女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稻、棉花为主。有化肥、机械、化工、造纸、建材、面粉、榨油、水泥、制药、食品加工等厂。京广、新焦、新兖、辉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及新范、新长、新原、新济、新河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西汉获嘉故城遗址、赵佗墓、袁绍墓、黄河故道汉堤等。


猜你喜欢

  • 星津桥

    唐洛阳城皇城正南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旧唐书· 玄宗纪》: 开元二十年(732) 四月,“改造天津桥,毁星津桥”。清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卷5洛渠: 洛水 “西自苑内上阳宫之南,流入外郭

  • 石窟寺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云冈镇。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大部完成于太和十九年(495)。《魏书·释老志》:“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彫

  • 焦家山

    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23仪真县: “焦家山在县东北五里。宋开禧二年,金人寇真州,总辖唐璟决陈公塘,水被真州东北境,敌登焦家山望之,知不可越,引退。”古山名。在今江苏省仪征市东北。南宋开

  • 关东铁路

    即关内外铁路关外段。从今河北山海关至辽宁沈阳。亦称沈山铁路。

  • 宣政殿

    ①唐东都宫殿。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卷5称: “其天子常朝之所曰宣政殿,殿门曰光范门。宣政之北曰仁寿殿。”②唐长安大明宫第二大殿,龙朔二年 (662) 建。在今陕西西安城北

  • 乞力麻儿

    即今伊朗西南部波斯湾附近克尔曼。《明史·西域传》:乞力麻儿“永乐中遣使来贡,……西南傍海”。

  • 安阳县

    ①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西汉废入荡阴县。三国魏复置,属魏郡。东魏天平初废入邺县。隋开皇十年(590)复置,属相州。移治今安阳市。大业初为魏郡治。唐为相州治。金明昌三年(1192)为彰

  • 郹氏

    又作垂葭。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左传》: 定公十三年 (前497),“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实郹氏”。杜注: “垂葭改名郹氏。高平巨野县西南有郹亭。”即“垂葭”。

  • 汝北县

    隋仁寿元年(601)改广宁县置,属舒州。治所即今河南新蔡县。大业初改为新蔡县。旧县名。豫皖苏解放区设。1947年由河南省汝南县北部析置。以位县北得名。1948年撤销,仍并入汝南县。

  • 石龙冈

    在今广东化州市西南。《寰宇记》卷167石龙县:石龙冈“在州西南三里。上有石,高六尺,周回六丈,左边有文似龙形,其江即鼎之见也”。石龙县以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