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兴郡

新兴郡

①东汉建安二十年 (215) 置,治所在九原县(今山西忻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市、五台、盂县、定襄县及原平县东部与代县东南部地区。西晋元康中改晋昌郡,后复改新兴郡。北魏永安中改永安郡,移治定襄县 (今山西定襄县)。隋开皇初复置新兴郡,移治秀容县 (今忻州市),寻废。义宁初复置。唐武德元年 (618) 改忻州。

②三国吴建衡三年 (271) 分交趾郡置,属交州。治所在麋泠县 (今越南永富省安朗西夏雷村)。西晋太康三年 (282) 改为新昌郡。

③东晋元帝侨置,属荆州。治所在广牧县 (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东)。隋开皇七年 (587) 废。

④南朝宋末改晋昌郡置,属梁州。治所在吉阳县(今湖北竹溪县西五十里)。北周废。

⑤南朝梁大同中置,属楚州。治所在汉初县 (在今四川南充县南青居镇)。辖境相当今四川武胜县西北、南充市南部地。西魏改为清居郡。

⑥唐天宝元年 (742) 改新州置,治所在新兴县(今广东新兴县)。辖境相当今广东新兴县及云浮市东南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新州。


(1)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置,治九原县(今山西忻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五台山以南,滹沱河、云中山以东,南至忻州市、盂县等地。西晋后辖境渐小。元康中改为晋昌郡,寻复旧。北魏永安中改为永安郡,治定襄县(今属山西)。北齐废。隋开皇初、义宁中又曾置新兴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置为忻州。(2)三国吴建衡三年(271年)置,治��泠县(今越南永福省安乐县西下雷乡)。辖境相当今越南红河与明江交汇处地区。属交州。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改新昌郡。(3)东晋侨置,治广牧县(今湖北江陵县东)。属荆州。南朝陈废。(4)南朝宋改晋昌郡置,治吉阳县(今湖北竹溪县西南)。属梁州。辖境相当今湖北省竹溪县和陕西省平利县东部地。梁废。(5)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汉初县(今四川南充市东南青居)。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渠江以西、嘉陵江以东地区。属巴州。西魏时改清居郡。(6)唐天宝元年(742年)以新州改置,治新兴县(今属广东)。属岭南道。辖境相当今广东新兴县一带。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名新州。


猜你喜欢

  • 罗卜

    亦作罗布。宋金时为西辽国属地,在今新疆若羌县北罗布庄。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宋、金时地属西辽。元属哈剌火州。明宣德中属朵豁剌惕部。万历中属叶尔羌。清废。

  • 应昌路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应昌府置,属中书省。治所在应昌县(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西南四里,俗名鲁王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阿巴哈纳尔旗、巴林左旗、翁牛特旗等地。明洪武二年(136

  • 柳树涧堡

    在今陕西定边县东南柳树涧井村附近。《清一统志·延安府二》: 柳树涧堡 “地有柳树涧,因名。明天顺初置,成化中,余子俊移守永济。嘉靖三十七年,巡抚董威修复旧堡,自永济移守于此。城在山上,周三里有奇,门二

  • 河西

    ①古地区名。泛指黄河以西之地。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黄河南段之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北朝又指今山西吕梁山以西的黄河东西两岸。《尔雅·释地》: “河西曰雝州

  • 运渎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宋《景定建康志》卷19:运渎“在上元县西北一里半。吴大帝赤乌三年,使左右侍御史郄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通运于苑仓。今所凿城在西门近南,其水东行过小新桥,而南经斗门桥,流入秦

  • 位伯镇

    即今河北辛集市北二十八里位伯镇。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束鹿县图:西有位伯集。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束鹿县图:西北有位伯镇。在河北省辛集市中北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西五村,人口

  • 六泉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五里。《元和志》卷39襄武县:“六泉水在县东北原上。泉源有六,因以为名。”《晋书·乞伏国仁载记》:东晋太元十二年(387),“国仁率骑三万袭鲜卑大人密贵、裕苟、提伦等三部于六泉”。即

  • 渠口集

    即今河北香河县东二十五里渠口镇。《清一统志 ·顺天府四》: 渠口集 “旧有土堡,今圮”。

  • 沈黎僚郡

    南齐改沈黎郡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后废。

  • 板山坪

    即今河南南召县西南三十八里板山坪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0: 同治二年 (1863) 十二月,“张曜营板山坪,在李青店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