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施浪诏

施浪诏

唐代洱海地区六诏之一。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部。开元中为南诏所败。


猜你喜欢

  • 抚人戍

    唐置,属百丈县。在今四川名山县东北二十里新店镇。《元和志》卷32百丈县:抚人戍“在县西南二十里”。

  • 土富山

    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2永兴县“龙耳山”条下:土富山“《志》云,山旧有银井,凿之益深,因名”。《清一统志·郴州一》谓在县东南三十里。

  • 野水渡

    即野戍渡。在今河南济源市与孟津县之间的黄河上。《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段秀实帅将士妻子及公私辎重,自野戍渡河待命于河清之南岸。(史) 思明见兵于河清,欲绝 (李) 光弼粮道,光弼军于

  • 汉发县

    东汉建安六年(201)刘璋置,属巴东属国。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郁山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涪陵谢本白璋,求以丹兴、汉发二县为郡。”三国魏改为汉葭县。

  • 虎牢

    即制、北制。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穆天子传》 卷1: “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为之柙,而畜之东虞。是为虎牢。” 《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 (前673),周惠王

  • 三渣

    在今西藏比如县东南山扎区,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清乾隆《西藏志·外番》、《卫藏通志》作三札。

  • 石牛潭

    ①在今湖北通山县东。《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石牛潭“在通山。后唐南米仓米耗大半,占者曰,此石牛所啖,因凿其颐, 自是米不复耗”。《方舆纪要》卷76通山县:石牛潭在“县东五里。有石涧六十里,下流入于长

  • 回岐司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南太平镇。明、清于此置回岐巡司。

  • 七里墟镇

    即今江西进贤县北十五里七里镇。清同治《南昌府志》卷4有七里墟镇。

  • 绵 (緜) 溪

    即今四川长宁县东之长宁河。《隋书·地理志》 绵水县: “有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