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昭平县

昭平县

北宋宣和六年 (1124) 改龙平县置,属昭州。治所即今广西昭平县。《宋史· 兵志六》:昭州有昭平砦,县以砦名。南宋淳熙六年 (1179)复名龙平县。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 (1385)省入平乐县,万历四年 (1576) 复置昭平县,属平乐府。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桂江中游。属贺州市。面积3273平方千米。人口39.4万。辖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昭平镇。以原昭州、龙平县各取一字为名,又以北宋置昭平砦得名。南朝宋置龙平县,治今址,属郁林郡。梁于龙平县置静州和梁寿郡、静慰郡。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废梁寿、静慰二郡,以龙平县属桂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静州,治龙平县,归化为州属县;九年废归化县。贞观八年(634年)改静州为富州;龙平县为州治。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富州,以龙平县改属昭州。宣和六年(1124年)改龙平县为昭平县。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复名龙平县。元大德五年(1301年)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撤龙平县入平乐县。万历四年(1576年)复置昭平县,属平乐府。清因之。1913年属漓江道,1914年属桂林道。1926年属广西省。1949年属平乐专区,1958年属梧州专区,1971年属梧州地区。1997年属贺州地区,2002年属贺州市。境内群山起伏,河谷深切,平地狭小。桂江、思勤江、富群江、桂花河等流经。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花生、木薯、烟叶为主。林产有松脂、松杉木材、八角、玉桂、沙田柚等。矿产有金、银、铅、锌、大理石、重晶石、白云石等。工业有造纸、木材加工、木器、水泥等及采矿(金)。有公路通贺州、钟山、蒙山等地。名胜古迹有文明阁、宝珠观、榕园、黄姚古镇、读书岩及五叠泉瀑布等。


猜你喜欢

  • 鄂尔昆城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建,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东北。为清在外蒙古地区主要屯田区,亦为主要驿站之一。

  • 水城

    在今山东蓬莱市城北。《清一统志·登州府》载:本名备倭城。南与府城(今蓬莱县城)接,北砌水门以御海涛,引海水入城中泊船。明立备倭都指挥。清康熙六年(1667)分设水师营驻水城,后又添设游击守备千总把总于

  • 中山尹

    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燕元二年(385)改中山郡为尹,并定都于此,治弗违县(今河北定州市)。北魏复改为郡。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燕元二年(385年)改中山郡置,为后燕国都。治弗违县(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

  • 紫泥泉驿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宣统 《新疆图志》 卷80焉耆府: 紫泥泉驿 “旧名哈勒噶阿, 准语哈勒噶谓道路, 言地当山口。……民店四五,地产盐”。

  • 枧坝场

    即今贵州绥阳县西北枧坝镇。清道光《遵义府志》 卷6绥阳县: 枧坝场在 “城西北六十里”。

  • 善见城

    南北朝时西域罽宾国都城。在今克什米尔斯利那加附近。《魏书·西域传》: 罽宾国 “都善见城”。

  • 临江府

    ①元至正二十三年 (1363) 朱元璋改临江路置,治所在清江县 (今江西樟树市西南临江镇)。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樟树二市及新干、峡江等县地。1912年废。②清宣统元年 (1909) 改临江州置,属吉林

  • 大道坛庙

    又名天师道场。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御河东曹夫楼一带。北魏始光三年(426)建。《水经·㶟水注》:“大道坛庙,始光二年少室道士寇谦之所议建也。”《魏书·释老志》:“起天师道场于京城之东南,重坛

  • 庆甸

    宋大理置,属永昌府。即今云南凤庆县。元改庆甸县。

  • 皂军山

    一名皂均山。在今陕西西乡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6西乡县:皂军山“相传张飞曾屯军于此”。而《清一统志·汉中府一》谓皂军山“上有擂鼓台。相传宋吴玠驻兵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