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化镇
即今陕西蓝田县东普化乡。清 《蓝田县志》 卷1有普化镇。
在陕西省蓝田县中部、灞河北岸。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普化,人口1020。原名红化峪。清雍正年间已名普化寨,以佛教“普化众生”之意得名。1958年设公社,1984年改乡,2001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特产九孔莲藕。村南蔡府村相传为东汉蔡邕别墅旧址,有悟真寺、水陆庵。
即今陕西蓝田县东普化乡。清 《蓝田县志》 卷1有普化镇。
在陕西省蓝田县中部、灞河北岸。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普化,人口1020。原名红化峪。清雍正年间已名普化寨,以佛教“普化众生”之意得名。1958年设公社,1984年改乡,2001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特产九孔莲藕。村南蔡府村相传为东汉蔡邕别墅旧址,有悟真寺、水陆庵。
①即今江西于都县西南三十六里新陂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雩都县西南有新陂墟。②即今广东兴宁县西五里新陂镇。明嘉靖 《兴宁县志》 卷2: “五里曰新陂。”
①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三十里梁山侧。《初学记》卷8引《武陵记》曰:“风门山有石门,去地百余尺。将欲风起,此门隐隐有黑气上,须臾有黑风竞起。”②又作枫门山。亦名枫门岭、风阳山。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北一百
元至正六年 (1346) 改散毛府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元末明玉珍改为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元至正六年(1346年)改散毛府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元末明玉珍时改置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
一名晋原山。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元和志》卷31晋原县:“多融山在县西南。”
即今河南漯河市。《北齐书·尧雄传》:“元洪威据颍州叛,民赵继宗杀颍川太守邵招,据乐口。”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1卢溪县“连竭提山”条下:头悌山“巉岩耸秀,施溪水经其下”。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五十里尼山之西。《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正义》 引 《括地志》: “昌平山在泗水县南六十里。孔子生昌平乡,盖乡取山为名。”古邑名。又名昌衍。春秋鲁
唐贞元十五年 (799) 改清塞守捉城置,属蔚州。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后废。唐贞元十五年(799年)以清塞守捉城置,治今山西省阳高县。后省。
①隋大业末置,治所在化明县(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唐贞观元年(627)废。②唐置,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吕合镇。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市西部地。天宝后废。③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改辩州置,治在石龙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析博昌县置,属青州。治所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一百里。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属乘州。六年 (623) 又废。②北宋皇祐四年 (1052) 升新河镇置,属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