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朝阳北塔

朝阳北塔

又作北塔。在今辽宁朝阳市北塔街,与南塔遥相对峙。创建于北魏,为木塔,唐始修砖塔,今塔为辽代整修。为方形空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38.7米。须弥座南面有一壶门,门内外雕莲花、火焰、兽面衔花、骑兽人物图像,其他三面雕假门,两侧立天王像。塔身各面雕坐佛 一尊,旁为胁待、飞天、小塔及楷书塔名,佛下分别为双马、五象、五雀、五鹏。塔身从上密檐叠起,以内弧线状层层内收。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辽宁省朝阳市双塔街北端,与南塔遥相对峙。为方形十三级空心密檐式砖塔,高38.7米。须弥座,南面有一壸门,门内外雕莲花、火焰、兽面衔花、骑兽人物等图像。东、西、北三面雕假门,两侧立天王像。塔身各面雕坐佛一尊,旁为胁侍、飞天、小塔及楷书塔名。佛下分别为双马、五象、五雀、五鹏。塔身以上密檐叠起,层层内收,与高大的塔身、塔座相比,显得细长、瘦峻,玲珑有致。据考证,北魏太后冯氏于孝文帝太和年间“立思燕佛图于龙城”,即其时始在此地建塔。隋代又予重修。彼时所建皆木塔,至唐时始修砖塔,现塔系辽代包砌维修而成。1984—1992年在对塔进行加固维修过程中,发现了地宫中的“所有宝安法师奉隋文帝敕葬舍利”辽代砖刻题记,包砌在辽塔内,形似西安小雁塔的唐塔,天宫中盛装佛骨舍利的小金塔、玛瑙瓶、六角形三层檐鎏金银塔、“七宝”装饰而成的宝盖、晶莹透明的金盖玻璃瓶等以及绘于唐塔密檐束腰白灰壁面上的仿木建筑物斗栱和卷草纹样彩画等都属稀世瑰宝。是东北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古塔,且内藏文物丰富,堪称“关外第一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北塔


猜你喜欢

  • 子庄溪水

    即紫荆关水。源于今河北易县西南, 自紫荆关南流入白涧水。《水经·易水注》:子庄溪水“北出子庄关,南流径五公城西,屈径其城南,其水东南入于易水”。即此。

  • 广陵城

    ①即今河南息县。南北朝时为双方争夺要地。北魏于此置东豫州。《魏书·地形志》:东豫州“太和十九年(495)置, 治广陵城”。孝昌三年(527)属梁,相继置西豫州、淮州于此。《周书·宣帝纪》:“梁士彦拔广

  • 明水设治局

    1923年析拜泉、青冈二县地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1929年改为明水县。1923年由青冈、拜泉二县析置,治三里三镇(今黑龙江明水县明水镇)。1929年升县。

  • 梁邹县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封武虎为梁邹侯(一说高帝五年封武虎为梁邹侯),元鼎五年 (前112) 改为梁邹县,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北四十里孙镇。一说即今邹平县。《晋书·乐安王鉴传》: “咸宁初

  • 章门

    即汉长安城章城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水经·渭水注》: “西出南头第一门,本名章门。”

  • 莱西县

    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莱阳县西南部析置,治南墅 (今山东莱西市西北南墅),后徙南岚(今莱西市西北南岚)、韶存庄 (今莱西市西北韶存庄)。1949年迁水集镇 (即今莱西市)。1950年撤销,并入莱阳

  • 黄陂县

    北周大象元年 (579) 置,属齐安郡。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北三里。隋属永安郡。唐属黄州。南宋端平三年 (1236) 寄治青山矶 (今湖北武汉市青山区北)。元还旧治,后徙治于今黄陂县,属黄州路。明属黄州

  • 郎步镇

    今安徽郎溪县治。《元丰九域志》 卷6广德军: “端拱元年以广德县郎步镇置建平县”,即此。以郎姓所居埠头为名。桐川亦以此称为郎溪。古镇名。即今安徽省郎溪县。属广德县。北宋端拱元年(988年)于此置建平县

  • 成都右卫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明一统志》卷67成都府:成都右卫“在府治西三里”。后废。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清初废。

  • 神臂山

    亦名神臂崖。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长江边。《方舆纪要》 卷72泸州: 神臂山在 “州东八十里。亦曰神臂崖。北临江渚,险固可凭。宋淳祐三年,余玠迁州城于山上,所谓铁泸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