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集
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清咸丰十一年(1861)赵浩然领导捻军大败僧格林沁军于此。
在今山东省汶上县东北。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赵浩然率捻军大败僧格林沁军于此。
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清咸丰十一年(1861)赵浩然领导捻军大败僧格林沁军于此。
在今山东省汶上县东北。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赵浩然率捻军大败僧格林沁军于此。
在今湖南益阳市区资江大桥南端西侧桥头公园内。《清一统志·长沙府》: 裴公亭“在益阳县南白鹿山。一名裴休亭。唐裴休读书处”。
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四把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天河县图:东南有四八墟。
在今新疆尉犁县北。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于此置新平县。
又名九井。在今安徽亳州市城南。《新唐书·五行志三》:唐开元二十九年(741),“亳州老子祠九井涸复涌”。
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 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清水河县。1912年改清水河县。
亦名魋山。又名圣女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北二十七里。《方舆纪要》 卷29徐州: 桓山 “下临泗水。桓魋葬于此,因名”。
1938年改乌鲁克恰提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在黑孜围(今新疆乌恰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西南部、天山南脉与西昆仑山接合部。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面积1.8万平方千米。人口4.6万,其中柯尔克孜
在今山西怀仁县北。《方舆纪要》卷44怀仁县:三台岭“在县北。《边防考》:怀仁城周四里有奇,黄花岭峙其前,三台岭拥其后”。
即平镇。今浙江天台县西平镇。
明置,即今山西宁武县。《方舆纪要》卷40崞县:宁武关在“县西北百十里,北接朔州,南通静乐县界,旧为宁文堡,在今关城西一里,景泰元年(1450)创筑今关”。明景泰元年(1450年)筑,在今山西省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