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庙山
亦名柏茂山。在今四川简阳市北。《新唐书·地理志》 阳安县: “有柏庙山。” 《清一统志 ·成都府一》: 柏茂山,“ 《旧志》: (柏庙山) 今曰柏茂山,在州东北八十里。峰峦卓立,为群山之首。盖庙茂声近而误也”。
亦名柏茂山。在今四川简阳市北。《新唐书·地理志》 阳安县: “有柏庙山。” 《清一统志 ·成都府一》: 柏茂山,“ 《旧志》: (柏庙山) 今曰柏茂山,在州东北八十里。峰峦卓立,为群山之首。盖庙茂声近而误也”。
1942年伪满析通化县城区置,为通化省会。治所即今吉林通化市。1945年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属吉林省。简称通。在吉林省东南部,东界鸭绿江邻朝鲜。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761
明宣德六年 (1431) 改武仙县置,属象州。治所即今广西武宣县。清属浔州府。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为本县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黔江流域。属来宾市。面积 17
亦称把边寨关。在今云南凤庆县南四十三里。《方舆纪要》卷118顺宁府:把边关“在把边山上, 为府之险阨”。
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平氏镇。明万历六年(1578)南阳白莲教袭据平氏店,即此。即今河南省桐柏县西北平氏。明属桐柏县。万历六年(1578年)南阳白莲教众曾袭据此地。
1917年改泰来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在泰来溪 (今黑龙江省泰来县)。民国《黑龙江志稿》 卷2: 泰来县 “土名泰来气屯”,故名。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45年划归嫩江省,1949年复属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右翼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额尔德讷。
①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为北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明为首善书院,万历三十三年 (1605)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在此建经堂传教。清顺治七年 (1650) 天主教耶稣会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此正式营建南堂
在今江西遂川县北。《方舆纪要》卷87龙泉县:秀州巡司“在县东北三十三都,地名金田。《志》云,旧置于秀州,亦洪武初徙置于此,而名仍旧”。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巡司又移驻今遂川县北衙前乡。后废。
辽、金作涞流河或来流水。在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交界处。《清一统志·吉林一》: 拉林河“在 (吉林) 城东北二百二十五里。源出拉林山,西北流会和伦、摩琳、喀萨哩三水,经阿拉楚喀城西一百二十里,至城西北二百五
①东汉末略阳氐人筑,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十八年(213),“马超在汉阳,因羌、胡为害,氐王千万叛应超,屯兴国”。即此。②慕容氏筑,当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