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改峨边厅置,属四川建昌道。治所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南大堡镇。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迁今县治 (沙坪镇)。1984年改设峨边彝族自治县。旧县名。1914年由峨边厅改置,治大堡(今四
北宋置,属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西南四十五里功剩桥。
即今江西宁都县东南二十里赖坊。明嘉靖《赣州府志》 卷6: 宁都县有赖坊铺。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0宁都县图: 南有赖坊墟。
在今云南东部及贵州、广西间。元代以来称南盘江,亦称盘江。《元史·地理志》 曲靖路:“沾益州,在本路之东北,据南盘江、北盘江之间。”《明一统志》 卷87曲靖军民府: 盘江 “在沾益州。有二源,北流曰北盘
即今伊朗克尔曼东南巴姆。《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某”。
隋大业三年(607)改硖州置,治所在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远安等市县地。唐初改为硖州。天宝元年(742)复为夷陵郡,治所在夷陵县(今宜昌市)。乾元元年(758)复为硖州
北宋置,属河州。当在今甘肃临夏、和政、广河等市县或东乡族自治县境。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狮滩镇。清光绪《合州志》 卷4: 狮滩桥 “距城六十里”。
在今云南嵩明县南。《明一统志》卷86云南府:龙巨江“一名龙济溪。源出寻甸果马山,流经嵩盟州东南,入嘉利泽”。
北齐改涣北县置,属谯郡。治所在铚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以临涣水为名。隋大业十年 (614) 移治今濉溪县西南临涣集。唐属亳州,元和九年 (814) 属宿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 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