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定县

武定县

①三国吴建衡三年 (271) 置,为武平郡治。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隋开皇十年 (590) 改为崇平县。

②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郁南、罗定等市县境。隋开皇中废。

③1913年废武定直隶州改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即今云南武定县。1916年直属云南省。


(1)古县名。三国吴建衡三年(271年)置,治今越南永福省永福县东南平州。为武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崇平县。(2)今县名。在云南省中部偏北、金沙江南岸。属楚雄彝族自治州。面积 3322 平方千米。人口26.4万。辖3镇、10乡(含1苗族乡、1傣族乡)。县人民政府驻近城镇。以彝族罗婺部居住的坝子彝音龙炎汉译为武定。宋大理为罗婺部,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称罗婺万户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始称武定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武定军民府。万历中罢军民府称武定府,治今县东。隆庆四年(1570年)迁今址。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废府置武定直隶州。1913年改为武定县。1949年建武定临时军政委员会。1950年置武定专区。1953年并楚雄专区称武定县。1957年属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金沙江南岸滇中高原山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小麦、蚕豆、马铃薯、烤烟、油菜籽等。特产以白云豆、“武定壮鸡”、松茸、香菌、木耳、牛肝菌、板栗、野坝子蜂蜜著名。工业有机械、化工、建材、冶炼等。108国道贯穿武定。名胜古迹有罗婺部长后裔凤家城遗址、文峰塔、狮子山风景区。


猜你喜欢

  • 龙峰

    在今福建长乐市北十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龙峰“其西有岩。宋刘砥、刘砺与朱子讲学于此,因名曰晦翁岩”。

  • 阿圭雅斯水

    为特克斯河支流。即今新疆昭苏县东南之阿克牙孜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特克斯河又东北流阿圭雅斯水入之。阿圭雅斯水发自阿圭雅斯山。”

  • 龙窟河

    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南,为信江在余干县之别称。《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龙窟河“在余干县南一十五里。源出广信之兴业溪,经此西流入鄱阳湖”。《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余干县:龙窟河在“县西南十五里。安仁县锦江

  • 云平县

    西晋咸宁五年(279)析云南县置,为云南郡治。治所在今云南宾川县境。东晋属云南郡。南朝梁末废。古县名。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析云南县置。治今云南省宾川县南。属云南郡。南朝梁大宝后废。

  • 滑川州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

  • 马谷山

    在今山东无棣县北六十里大山庄附近。《方舆纪要》卷13庆云县:马谷山在“月明沽东,俗谓之大山。多石无树木, 中有洞,深广二丈余”。光绪《山东通志》卷23:“山西南半麓有洞, 广二丈余,深不可测。相传古有

  • 黄石固

    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晋书·赫连勃勃传》: 东晋义熙五年 (409),“勃勃又攻 (姚) 兴将金洛生于黄石固”。即此。北魏置黄石县。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东南红河附近。十六国时,赫连勃勃攻姚兴将金洛

  • 容州路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升容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普宁县 (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北流、陆川三县地。后复为容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容州置,治普宁县(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

  • 牛城

    又作氂牛城、 犛牛城。 在今青海西宁市北五十里。 《宋史·地理志》: 西宁州宣威城 “旧名牛城,崇宁三年改今名”。

  • 洄水

    指今四川广安县境之渠江。《明史· 地理志》 广安州: “东北有篆江,即巴江,合渠江之下流也。江中有三十六滩,亦名洄水。又北有浓水,南流合于环水,至州南合洄水,并注合州之嘉陵江。” 嘉庆 《四川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