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清场

永清场

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四十里永清镇。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永清场“即流湖场,在治东南四十里”。


猜你喜欢

  • 仪山街

    即今浙江苍南县东三十里宜山镇。清末以避宣统名讳而改今名。

  • 邱家店

    即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二十余里邱家店镇。清同治《泰山县志》卷4:东乡有邱家店桥。

  • 倭赤

    在今新疆乌什县。《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倭赤。

  • 紫阳书院

    即今江西上饶市区信江南岸黄金山上信江书院。《清一统志·广信府》: 紫阳书院 “在上饶县城南黄金山麓。初为曲江书院。郡人为知府张国祯祠。本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府周錞元更名钟灵。乾隆八年,知府陈世增修葺,作

  • 山东西路

    金初改宋京东西路置,治所在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州城镇)。辖境相当今山东陵县、平原二县和泰山、高唐以南,龟蒙山以西,聊城、阳谷、郓城以东,金乡以北和江苏邳县、泗阳以西, 旧黄河以北地。金末废。金改宋

  • 台东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台东厅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东县。在台湾省本岛东南部,东濒太平洋,西南与屏东、高雄两县毗连,北接花莲县。东南海上有绿岛和兰屿。面积 3515.6 平方千米。人口24.

  • 殷邑名。一作沬。即今河南淇县。《尚书·酒诰》: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 郑注: “纣之所都处也。” 殷自武乙以后皆都于此。西周初纣王子武庚及卫国亦相继都此。古邑名。又作沫。在今河南省淇县。殷自

  • 杨家砦

    ①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新化乡东。《方舆纪要》卷121新化蛮夷长官司:杨家砦在“司东五里。相近有莲花、乌潭、琴图等砦”。②在今甘肃武都县北一百里。《方舆纪要》卷59阶州:杨家砦“其地有杨家崖,故仇池杨氏之苗

  • 来苏寨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八十里。《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乾德三年(965),王全斌攻剑门,“命史延德分兵趋来苏,跨江为浮梁以济。蜀人见之,弃寨而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南。五代唐长兴元年(930年),石敬瑭军

  • 更仁

    又作奇林。在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墨脱县治西南七十四里处,沿雅鲁藏布江右岸,为珞巴语名。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44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