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源县

汾源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岢岚县置,属岚州。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大业四年(608)改为静乐县。


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岢岚县置,治今山西省静乐县。属岚州。隋大业四年(608年)改为静乐县。


猜你喜欢

  • 黄渠站

    元置,在今湖北襄阳县北黄渠河村,接河南新野县。

  • 麻山

    又名巴山。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南。《晋书·杜预传》: 太康元年 (280),遣将率奇兵八百夜渡袭乐乡,“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清一统志·荆州府》:巴山 “一名麻山”。即“巴山(1)”。

  • 柏坊

    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北三十六里柏坊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柏坊 “元至正间,红巾寇 (按指对农民起义军的侮称) 起,县人王汝荣督义兵万人守御”。即此。

  • 白亭城

    即今河南扶沟县北四十五里白亭城。《魏书·地形志》 扶沟县:“有白亭城。”《寰宇记》卷2扶沟县:“白亭,《陈留风俗传》云:扶沟县有帛乡帛亭。《舆地志》:鄢陵,楚之边邑也。平王封太子建之子胜白公,因居焉。

  • 乌尔图绰农河

    又称绰纳河、绰那河、绰诺河。汉名狼河。即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之乌力吉木伦河。《清一统志·巴林》:乌尔图绰农河“在旗东北一百九十里。源出巴颜乌兰峰, 东南流, 会布雅鼐河水,又东流入阿鲁科尔沁界,注于大布

  • 三吴

    古地区名。三国吴韦昭著有《三吴郡国志》,其书久佚,所指“三吴”不详。其后说法不一: 《水经注》以吴郡、吴兴、会稽三郡为三吴,相当今江苏太湖以东、以南和浙江绍兴、宁波一带;唐杜佑《通典》、《元和志》以吴

  • 绥山

    一名覆蓬山、中峨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南。晋干宝 《搜神记》 卷1: “前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蜀中。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

  • 太岳

    一名霍山、霍太山。即今山西霍州市东南太岳山。为汾河与沁河、浊漳河分水岭。《尚书·禹贡》:“壶口雷首,至于太岳。”

  • 花山岩画

    在今广西宁明县西北明江岸边的花山峭壁上。清光绪《宁明州志》卷上: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稍黯淡。又按沿革一带两岸,石壁

  • 龙门所

    明宣德六年(1431)置,属龙门卫。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东三十里龙门所镇。《方舆纪要》卷18龙门所,“万历十八年,以北路地势隔远,添设下北路参将驻此,分管大边长一百六十里,二边九十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