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沅州

沅州

①南朝陈置,治武陵郡(今湖南沅陵县南)。寻废。

②唐天授二年(691)改巫州置,治所在龙标县(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洪江二市及黔阳、会同、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贵州省天柱县地。此后略有缩小。开元十三年(725)改为巫州,大历五年(770)改为叙州。五代时废。北宋熙宁七年(1074)复置沅州,移治卢阳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沅州路。明洪武九年(1376)复改沅州府为州,清乾隆元年(1736)又升为府。


武周天授二年(691年)改巫州置,治龙标县(今湖南洪江市西北黔城镇)。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怀化、洪江、芷江、会同、靖州、通道、新晃及贵州省天柱等市县地。长安三年(703年)分西部置舞州(后改业州),略有缩小。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为巫州,大历五年(770年)改为叙州,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复为沅州,移治卢阳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属荆湖北路。绍圣以后辖境相当今怀化、芷江、洪江、麻阳、新晃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沅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为沅州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复降为州,以州治卢阳县并入,属长沙府。清乾隆元年(1736年)又升为沅州府。


猜你喜欢

  • 和阗县

    1913年改和阗直隶州置,属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所即今新疆和田市。1920年为和阗道治。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9年改为和田县。1913年由和阗直隶州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

  • 芸乡

    即今广东鹤山市西南云乡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鹤山县南有云乡村墟。

  • 苇关

    在今新疆墨玉县南。《新唐书·地理志》引贾耽《四夷路程》:“于阗西五十里有苇关。”即此。

  • 莘仲集

    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乡。《元和志》 卷11曹州济阴县: 莘仲故城 “在县东南三十里。盖古之莘国也。伊尹耕于莘野,汤闻其贤,聘以为相,即此地”。

  • 青门

    ①一作青城门、霸城门。即西汉长安城东南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二十里。因景帝元年 (前156) 有青雀群集门上,又称青雀门。又因门上有绮丽的木刻装饰,亦称青绮门。《汉书·王莽传》: 天凤三年 (前16)

  • 狼井堡

    北宋置,属镇戎军熙宁砦。在今宁夏固原县北。后废。

  • 古熂

    在今江西东乡县西北十里。明初置巡司于此,正德中裁。

  • 托克河

    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为结雅河上源之一。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8:托克河“蒙古语,托克,定也。(黑龙江)城西北一千六百四十里。源出兴安岭,东南流入精奇哩江”。

  • 苍望城

    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缅甸八莫。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南诏属丽水节度使。即今缅甸克钦邦八莫。

  • 大廉山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大廉山“在府城东一百五十里。上有大廉洞,州以此为名”。《清一统志·廉州府一》:大廉山“山形秀拔,盘礴数十里,与博白县蟠鳞山相连。大廉洞在其阳,陆湖洞在其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