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塘墟
即今广东雷州市东北沈塘镇。明万历《雷州府志》卷4海康县:沈塘墟在“县北二十里”。后属遂溪县。1956年划归海康县(今雷州市)。
即今广东雷州市东北沈塘镇。明万历《雷州府志》卷4海康县:沈塘墟在“县北二十里”。后属遂溪县。1956年划归海康县(今雷州市)。
在今山西文水县南十五里南、北武涝村。《方舆纪要》 卷40文水县: “武涝泊在县南二十里。唐天授二年赐名朱雀泊。” 明末已涸。
唐建。在今浙江杭州市。白居易有诗。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唐白居易有诗。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石鼓镇。清有把总外委驻防。
在今贵州黄平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兴隆卫:大翁山“形势雄伟。其对峙者曰马鞍山,岩石甚胜”。
即黄河上源。“玛曲”,藏语意为孔雀河或黄河。在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北。源出雅拉达泽山东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西南缘,东流经马涌滩,注入星宿海。旧图多误以雅砻江上游之咱曲(扎曲)为玛曲。民国汪公亮《西北地理》第4
亦名同保山。在今湖南武冈市北五里。《水经·资水注》: “ (武冈) 县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 《方舆纪要》 卷81武冈州: 武冈山 “一云东汉伐五溪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汉源、石棉等县境。北宋又作牒琮州。后废。
即鹊岸。在今安徽铜陵、无为、繁昌等县间长江岸。《左传》: 昭公五年 (前537),楚以诸侯及东夷伐吴,“吴败诸鹊岸”。杜注: “庐江舒县有鹊尾渚。” 《清一统志·庐州府》: “按,鹊尾渚,亦见《南北史
即揟次县。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三国志·魏书·张既传》 作且次。《资治通鉴》:魏黄初二年(221),凉州卢水胡等反,张既为凉州刺史,“胡七千余骑逆拒既于鹯阴口,既扬声军从鹯阴,乃潜由且次出武威,胡以为
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枫港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饶州府余干县: “西路自出南门三十五里之枫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