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道
1914年由赣北道改置,属江西省。治九江县 (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约当今江西铜鼓、奉新、安义、永修、星子、都昌、余干、万年、乐平、德兴以北地区 (婺源除外)。1928年废。
1914年6月由赣北道改名,治九江县(今江西九江市)。属江西省。辖九江、德安、瑞昌、湖口、彭泽、星子、都昌、永修、安义、鄱阳、余干、乐平、浮梁、德兴、万年、奉新、靖安、武宁、修水、铜鼓等县。辖区约当今江西省铜鼓、奉新、安义、永修、都昌、余干、万年、乐平、德兴等市县以北地区(婺源县除外)。1927年废。
1914年由赣北道改置,属江西省。治九江县 (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约当今江西铜鼓、奉新、安义、永修、星子、都昌、余干、万年、乐平、德兴以北地区 (婺源除外)。1928年废。
1914年6月由赣北道改名,治九江县(今江西九江市)。属江西省。辖九江、德安、瑞昌、湖口、彭泽、星子、都昌、永修、安义、鄱阳、余干、乐平、浮梁、德兴、万年、奉新、靖安、武宁、修水、铜鼓等县。辖区约当今江西省铜鼓、奉新、安义、永修、都昌、余干、万年、乐平、德兴等市县以北地区(婺源县除外)。1927年废。
在今广西田东县东。清有千总驻守。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北二十五里。《隋书·地理志》:义兴县“有计山”。《寰宇记》卷92宜兴县:“《郡国志》云:义兴县计山西一峰名金鹅峰,昔有金鹅飞集此峰,因以名。”
在今广东番禺市 (市桥镇) 北。《寰宇记》卷157广州南海县: “荔枝洲,上有荔枝,冬夏不凋。” 《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荔枝洲 “在南海东四十五里,周回五十里。(南汉) 刘氏创昌华苑于上”。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清化府。治所在俄乐县 (今越南清化省寿春县一带。一说即今峨山县)。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省寿春、玉乐县地。宣德二年(1427) 以后入安南。
①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东汉建安五年 (200),曹操烧袁绍军车辎重于故市,即此。②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固市镇。《资治通鉴》: 唐天复元年 (901),“ (朱) 全忠自故市引
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一说在今绵阳市东南涪江畔。《宋书·刘敬宣传》: 东晋义熙四年(408) 伐蜀,“由垫江而进,敬宣率先士卒,转战而前,达遂宁郡之黄虎,去成都五百里”。宋郭允蹈 《蜀鉴》 卷5:
①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关中四关之一。襟带西凉,咽喉灵武,北面之险要。《汉书·匈奴传》:文帝十四年 (前166),“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烧回中宫,侯骑至雍甘泉”。又 《武帝纪》:元封四年 (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乡。南朝梁、陈间耒阳县迁治骜山口,即此。《清一统志·衡州府二》“竹塔市”条下:“大陂市,在(耒阳)县东北。即故县治也。”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市北十五里。后避景帝刘启名讳,改为开阳县。按文献记载景帝以前亦作开阳者,乃为后世追改。古县名。西汉以启阳邑置,治今山东省临沂市北。属东海郡。后避景帝刘启名讳,改名开阳
即今河南罗山县南莽张乡。清乾隆 《罗山县志》 卷1 《镇店》: “莽张店,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