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涟水县

涟水县

隋开皇五年(585) 改襄贲县置,属海州。治所即今江苏涟水县。《元和志》 卷9涟水县: “因县界有涟水,故名。” 大业初属东海郡。唐武德四年(621) 为涟州治。贞观元年 (627) 改属泗州。五代周显德三年 (956) 复为涟州治。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 为涟水军治。景定元年 (1260) 为安东州治。元废。1914年又改安东县为涟水县,属江苏淮扬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


在江苏省中部偏北。属淮安市。面积1676平方千米。人口103.9万。辖18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涟城镇。县名以境内河流涟水(已湮没)得名。《元和郡县志》泗州涟水县:“因县界有涟水,故名。”西汉置淮浦县,治今县西,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晋属广陵郡。南朝宋置襄贲县(治今县北)。隋开皇五年(585年)改襄贲县为涟水县,治今址。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县置涟州,境北分置金城县于襄贲县故址。贞观八年(634年)州废,省金城县,属泗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于县置涟水军。以后军、县屡易。金皇统二年(1142年)为涟水县,属海州。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属宝应州,端平元年(1234年)复涟水军,景定元年(1260年)改为安东州。元省涟水县入州,属淮安路。明洪武初废州为安东县,属淮安府。清因之。1914年因与奉天省(今辽宁省)安东县(今丹东市)同名,复称涟水县,属淮扬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0年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属淮海区。1941年以盐河为界,设涟东、涟水两县,分属盐阜、淮海两区。1950年两县合并,仍称涟水县,属淮阴专区。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2000年淮阴市改名淮安市。地处徐淮黄泛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盐河纵贯全境。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稻、棉花、油菜籽、花生为主。产淡水鱼、蚕茧。工业有酿酒、化学、纺织、建材、机械、电子等。特产高沟曲酒。境西南部地下蕴藏有优质饮用矿泉水。宁连、沭陈、淮涟六、淮高灌、涟头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月塔、五岛公园、笪巷古遗址、三里墩西汉古墓遗址、米公洗墨池、嵇安墓、涟水战役纪念碑等。


猜你喜欢

  • 安宁郡

    ①南齐隆昌元年(494)析平乐郡安宁县置,属宁州。治所即今云南安宁市。辖境约当今云南安宁市和易门县地。南朝梁末废。②南朝梁大同中置,属东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西魏属集州。隋开皇三年(583)废。

  • 芭州

    元初置,属太原路。治所在今山西保德县东北。至元二年(1265)废。

  • 川沙堡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置,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上海县:川沙堡“产盐,商贾辐辏。地名八团镇,有三场盐课司。嘉靖三十六年抚臣赵圻等,奏置川沙堡,筑城周四里,屯设官兵,以备

  • 观音堂

    ①明万历十年(1582)建。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南郊十里梁家庄。②清置汛,属定远厅。即今陕西镇巴县东观音镇。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清同治元年(1862年)陈德才率太平军进据此。

  • 马兰山

    ①在今陕西白水县西北六十里。西晋时.有马兰羌居马兰山中,因以为种落之号。《晋书·惠帝纪》:元康六年(296),“北地马兰羌、卢水胡反”,即此。《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陕西通志》:“晋元康六年,马兰

  • 兔儿岛

    即今辽宁盖州市西南仙人岛。明 《全辽志》 卷1: 兔儿岛在 “ (盖州卫) 城西南七十五里”。

  • 兴安镇

    ①即今湖北云梦县东南十八里伍洛镇。明置巡司于此。②在今广东汕头市东南大村。《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潮阳县:兴安镇在“县东南三十里,有兵戍守”。(1)在河北省藁城市东部,北濒滹沱河。面积53.4平方千

  • 济咙

    即济隆城。今西藏吉隆县东南吉隆。清松筠《西招纪行诗》 注: “自宗喀西南行三日,可抵济咙边隘。”

  • 高家堡

    ①即今陕西神木县西南一百里高家堡镇。《清一统志·榆林府二》: 高家堡 “地名飞鸦川。明正统四年巡抚陈镒建,成化中增修。城在平川,周三里有奇,边垣长四十二里,今有都司驻守”。1948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神

  • 沙角寨

    ①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海屿乡驻地沙角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沙角寨“在县西二十五里沙角山下,滨大海, 界于黄华、章奥间”。②在今浙江温岭市东南沙角村。明置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台州府太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