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淮阳县

淮阳县

①南朝梁置,属韶阳郡。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西南。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阳宁县。

②南朝梁侨置,为沛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名斛城县。

③北周改绥化县置,属淮阳郡。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古泗水西岸。隋属下邳郡。唐贞观元年(627)废。

④1913年改淮宁县置,属河南豫东道。治所即今河南淮阳县。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1)古县名。(1)南朝梁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西南。隋属桂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阳宁县。(2)北周改绥化县置,治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南古泗水西岸。属淮阳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废。(3)唐载初元年(689年)改真阳县置,治今河南省正阳县北。属豫州。神龙元年(705年)复名真阳县。(2)今县名。河南省东部。属周口市。面积1467.8平方千米。人口136.4万。辖6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回族镇。古有丘阜,以丘上有丘,名宛丘。传东夷族领袖太昊伏羲氏都此;后神农氏亦都此,改名陈。西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此,为陈国。春秋楚灭陈国置陈县,治今淮阳县城。秦置陈郡,治陈县(今淮阳县)。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政权张楚曾都此。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改陈郡为淮阳国,以地处淮水之北得名。东汉章和二年(88年)改淮阳国为陈国,献帝时改为陈郡。三国魏太和六年(232年)改陈郡为陈国,后复为陈郡。西晋武帝时废,惠帝时复陈郡。北魏废陈县。北齐置项县,治今淮阳县城。隋开皇初废陈郡,改项县为宛丘县。大业初改陈州为淮阳郡。唐初改淮阳郡为陈州,天宝时改淮阳郡,后复陈州;至德时又改淮阳郡,后又复陈州。北宋宣和时改陈州为淮宁府。金复改为陈州。明初废宛丘县入陈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淮宁县,治今淮阳县城;又置陈州府,治淮宁县。1913年废陈州府,改淮宁县为淮阳县,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淮阳专区,1953年属商丘专区,1958年属开封专区,1961年属商丘专区,1965年属周口专区。1969年属周口地区,2000年属周口市。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沙颍河流经南部边缘,新蔡河及其支流流经中部,黑河流经北部。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特产黄花菜。工业有棉纺、机械、化肥、水泥、制药、酿酒、印刷、制砖、皮革加工等。禹郸铁路漯界高速公路、106国道及商周、漯双公路经县城。县城四周环水,水面近万亩。古迹有太昊陵、平粮台古城遗址、陈楚故城、朱丘寺、画卦台、弦歌台、思陵冢、九女冢等。


猜你喜欢

  • 洊水县

    唐至德二年 (757) 改洊安县置,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次年属广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怀集县。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改洊安县置,治今广东省怀集县西北。属广州。北宋开宝

  • 城颍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临颍县西北。《左传》: 隐公元年 (前722),郑庄公 “遂寘姜氏于城颍”。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临颍县西北。汉置临颍县。《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年):“遂置姜氏于城颍。”即

  • 孝儿场

    即今四川洪县西南孝儿镇。清乾隆《珙县志》卷2:“孝儿场巡检司, 旧皆有署……今俱已废。”

  • 青阁

    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方舆胜览》 卷70阶州: 青阁 “在福津县。又有牛圈阁及赤阁、鹅鼻阁”。《方舆纪要》 卷59谓青阁 “旧为往来险道”。

  • 羊八井宗

    又称羊井、杨八景、阳八井、羊经宗。治所在羊八井(今西藏当雄县西南羊八井镇)。清《西藏图考》卷4:“羊八井,一作阳巴井。”藏语意为宽阔、广严城。1960年并入当雄县。旁有羊八井曲,东南流入拉萨河。原西藏

  • 三坝塘

    亦作立登三坝。在今四川理塘县西南格则乡西南。为打箭炉至西藏南路驿站之一。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喇嘛丫至二郎湾尖,三坝塘宿。”民国贺觉非《西康纪事诗本事注》:“自理化西行,经公撒塘、拉尔塘、喇嘛丫、

  • 定番县

    1913年改定番州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改名惠水县。旧县名。1913年由定番州改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和平镇。1941年更名惠水县,以县境受涟水之惠得名。

  • 本当堡

    北宋置,属巩州。在今甘肃通渭县境。后废。

  • 伦掌村

    即今河南安阳县西北五十四里伦掌乡。清嘉庆《安阳县志》北乡图:有“伦掌村”。

  • 草壁戍

    在今甘肃泾川县东。《晋书·刘曜载记》:东晋大兴二年 (319),“黄石、屠各、路松多起兵于新平、扶风,……松多下草壁,秦陇氐羌多归之”。三年,“曜进攻草壁,又陷之,松多奔陇城,进陷安定”。皆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