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居县
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为清居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寰宇记》 卷136汉初县: “以地爽垲,故以清居称邑。” 隋开皇十六年(596) 废入汉初县。
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为清居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寰宇记》 卷136汉初县: “以地爽垲,故以清居称邑。” 隋开皇十六年(596) 废入汉初县。
明置,属广宁右屯卫。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北。《明史· 神宗本纪》: 万历三十七年(1609),“拱兔陷大胜堡,游击于守志战于小凌河,败绩”。
一作阿克他什。又名三个泉。即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三个泉子。清乾隆《西域图志》卷9镇西府奇台县:阿克塔斯在“天山北麓,泉源迭发,凡三道,相距各十余里”。清《林则徐日记》:“三个泉,回语谓之阿克他什。
西魏大统十二年(546)析山鹿县东部置,为长州大安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城川古城。隋属朔方郡。唐贞观七年(633)为长州治。后属宥州。宋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五十里。《隋书·地理志》:武德县有扶山。《方舆纪要》卷105琼山县:扶山“山之东有五岭,一曰从衡,二曰思峒,三曰光螺,四曰居禄,五曰居林,递相拥护,故名扶山。道书以为第二十四福地。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清一统志·武定州》: 猗朵山 “在州西北。有泉下流为南甸河”。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五十里尼山之西。《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即此。在山东省泗水县东南,西连回峪山,北隔沂水与尼山对峙。东南—西北走向。主峰海拔401米。
①在今山东陵县北二十里。《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胶东王雄渠,齐悼惠王子,以白石侯文帝十六年为胶东王。”《正义》:“白石古城在德州安德县北二十里。”②即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四十里白驼乡。《晋书·乞伏炽磐载
即今西藏琼结县。《清一统志· 西藏》 卫地诸城: 垂佳普郎城 “在喇萨东南二百六十里”。后称穷结宗。1960年改设穷结县。又作琼结城、吹扎尔普朗城。清康熙年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琼结县。
亦作归恩州。唐置羁縻州,属桂州都督府。治所在履博县(今广西忻城县东南思练镇)。北宋庆历三年(1043)废。唐置,属桂州所领羁縻州。治履博县(今广西忻城县东思里堡)。辖境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一带。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七十里。《明史·贵州土司传》:天启三年(1623),“(王)三善督兵攻大方贼巢,擒土司何中尉等,进营红崖。连破天台、水脚等七囤,夺其天险”。在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南。明天启三年(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