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江

清江

①即今江西樟树市南之赣江。《舆地纪胜》卷34临江军: 清江 “发源于清江县”。《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 清江 “在府城 (今临江镇) 南,即赣、袁二江之合流也。赣水自吉安府吉水县流经峡江、新淦二县,而北至府南十里万石洲南,西会于袁水”。

②又名夷水、盐水。在今湖北省西南部。为长江支流。源出湖北利川市西部齐岳山东麓,东流至枝城市北注入长江。《水经·夷水注》: “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 《明一统志》 卷62荆州府: 清江 “在长阳县南。一名夷水。源出旧施州开蛮界,经建始县境流入本县,至宜都县入大江,以其流独清而不混,因名清江”。

③在今广西横县东十里。《舆地纪胜》 卷113横州: 清江 “在宁浦东十五里。有嘉鱼穴”。《方舆纪要》 卷110横州: 清江 “源出州北,经六么山下。又南有从化水流合焉,注入郁江”。

④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108兴业县: 清江 “在县西南九里。亦在葵山”。

⑤即㵲水。 在今贵州岑巩县东。 《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 清江 “经镇远府境,曰镇阳江。流至府西三十里,曰住溪,以众水所潴也。又东经城南,曰架溪。至府东三十里,曰平溪。流入湖广沅州境,注于沅江”。


古称夷水,又称盐水。长江中游支流。在湖北省西南部。《水经注·夷水》:“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源出利川市齐岳山,流经恩施、长阳、宜都等市县,在宜都市区汇入长江。长423千米,流域面积1.67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64米3/秒。流经多山地,落差很大。主要支流有贡水、海洋河等。流域内森林茂密,景色秀丽。为长江荆江段洪水的主要来源,夏季常有洪灾。1994年建有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以下可通航。


猜你喜欢

  • 水绘园

    在今江苏如皋市城东北隅。《清一统志·通州》:水绘园,“县人冒襄栖隐于此。有寒碧堂、洗钵池、小浯溪、小三吾诸胜,一时海内巨公知名之士,咸觞咏其中”。后逐渐荒废。康熙间于该园建雨香庵。乾隆年间汪之珩于雨香

  • 麻溢湖

    在今湖南安乡县北。《清一统志 ·澧州》:麻溢湖 “在安乡县北四十里文田村。相近有大滋、北伯、黄容等湖”。

  • 灵源银场

    北宋置,属曲江县。在今广东曲江县境。

  • 干沟塘

    亦作干沟铺塘。即今湖北宣恩县南十里干沟河西岸和平乡。清同治《施南府志》卷6《村集》:“干沟塘,(宣恩县)治南十五里。”

  • 深溪关

    ①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南七十里,接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界。《方舆纪要》 卷82大田军民千户所: 深溪关在 “所南百五十里。当酉阳路口”。②俗呼贺关。明洪武五年 (1372) 置,属达州。在今四川万源市

  • 蓝乡

    ①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六十里。《续汉书·郡国志》: 东海郡昌虑县 “有蓝乡”。刘昭注以为即 《左传· 昭三十一年》 “邾黑肱以滥来奔” 之“滥”。②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后汉书·齐武王縯传》:王莽地皇三年

  • 月峙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月屿。明洪武二十年(1387)移青山巡司于此。清初废。

  • 保安军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977) 升永康镇置,属永兴路。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金大定十一年(1171) 改名保安县。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永康镇置,治今陕西省志丹县。属陕西路。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志丹、

  • 北陵支线

    从辽宁沈阳城站至北陵。长11.8公里。为北宁铁路支线。1929年建成。

  • 札鲁特部

    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明后期,达延汗第四子阿尔楚博罗特之孙乌巴什(自称伟征诺颜)始称所部为札鲁特。初服属内喀尔喀。后受察哈尔林丹汗所掠,依附科尔沁部。天聪二年(1628),乌巴什后裔内齐、色本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