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渊泉县

渊泉县

①西汉置,属敦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三道沟附近。《汉书·地理志》 颜师古注: “阚骃云,地多泉水,故以为名。” 元康五年 (295) 属晋昌郡。北周省入凉兴县。《续汉书·郡国志》 讹作拼泉,《晋书·地理志》 讹作深泉。

②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以安西、柳沟二卫地置,为安西府治。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三十九年(1774) 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四家滩地。属敦煌郡。北周时废。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复置,治今安西县。属安西州。次年废。


猜你喜欢

  • 宜春县

    ①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豫章郡。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寰宇记》 卷109宜春县:“县侧有暖泉从地涌出,夏冷冬暖,清澄若镜,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县。” 三国吴宝鼎二年 (267) 改

  • 巢城

    在今江苏阜宁县南喻口。《明一统志》 卷13淮安府: 巢城 “在盐城县北一百二十里。相传黄巢将寇广陵,屯兵于此,因筑此城”。

  • 太湖左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晋熙郡。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北二里。《寰宇记》卷125太湖县:“在龙山太湖水之侧,因为县名。”元嘉末移治今太湖县。北齐改为太湖县。

  • 粟山

    ①在今河北武安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49武安县: 粟山在 “县东南十二里。相传秦白起拒赵廉颇于此,赵将绝粮,起命将士以布囊盛粟,积至山巅,赵军乃退,土人至今呼为粟山”。②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十五里。《方

  • 建阳峡

    在今湖北兴山县东南。《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建阳峡 “在兴山县东七十里。源出宁都,入于香溪,委蛇曲折四十八渡,约十余里至建阳村中”。《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建阳峡在 “县东南五十里,与州境接

  • 始阳山

    亦名蒙山、罗城山。即今四川芦山县东南罗绳冈。《寰宇记》 卷77卢山县: 始阳山“在县东七里。本名蒙山,唐天宝六年敕改为始阳山。高八里,束道控川,历严道县,横亘入邛州火井县界”。

  • 三会驿

    明置,在今湖北恩施市东。《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三会驿“在卫东百二十里”。

  • 清沥江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宜春县: 清沥江 “在府西南六十里。源出老山,经府西三十里之巩溪,又经府西十五里之丫山,分二泒,一为府西南十里之官陂水,一为古江。官陂江又分二泒: 一为府

  • 东丹王墓

    即辽太祖长子人皇王耶律倍墓,称为显陵。在今辽宁北镇县西北医巫闾山。《辽史·地理志》:显陵“世宗置,以奉显陵,显陵者东丹人皇王墓也”。《新五代史·晋家人传》:辽虏晋石重贵北去,“过海北州,至东丹王墓,遣

  • 云西堡

    在今山西左云县东北二十五里云西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云西堡“嘉靖三十七年设,万历二十四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西连左卫,东接高山。敌寇必经之地,虽近腹里,亦要区也”。